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神经病学_脊髓疾病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神经病学_脊髓疾病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kexuecql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神经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827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86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22(发布于浙江)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 : 丁新生 单位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十六章 脊髓疾病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上端于枕骨大孔水平与延髓相接,下端至第1腰椎下缘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自上而下分为31个节段发出31对脊神经,包括颈(C)神经8对、胸(T)神经12对、腰(L)神经5对、骶(S)神经5对、尾(Co)神经1对。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C5~T2)和腰膨大(L1~S2)两个膨大部,分别发出支配上肢及下肢的神经根。 脊髓内部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分别含有大量神经细胞核团和上下行传导束,为各种运动和感觉的初级中枢和重要的反射中枢。 神经病学(第8版) 主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其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前两者对脊髓病变水平的定位很有帮助。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根据损害的部位,如前角、后角、中央管附近、侧角、前索、后索、侧索等,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脊髓横贯性损害 在受累节段以下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感觉全部缺失、括约肌功能障碍。 判定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主要依据感觉障碍平面、反射改变及节段性症状,如根痛或根性分布感 觉障碍、节段性肌萎缩、腱反射缺失等。 (一)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第8版) 1. 从病变所在脊髓横断面上的位置来判断 (1)?后根:神经纤维瘤、神经根炎(带状疱疹)、椎间盘后突、继发性椎管狭窄 (2)?后根及后索:脊髓肿瘤、脊髓痨、多发性硬化、脊髓血管性病变 (3)?后索、脊髓小脑束及侧索:遗传性共济失调症 (4)?后索及侧索:亚急性联合变性、结核性脊膜脊髓炎 (5)?侧索及前角:肌萎缩侧索硬化、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病 (6)?前角及前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脊髓炎、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7)?脊髓中央灰质及前角:脊髓空洞症、脊髓血肿、脊髓过伸性损伤、髓内肿瘤 (8)?脊髓半切:脊髓髓外肿瘤、脊髓损伤、脊柱结核 (9)?脊髓横切:脊髓外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晚期、硬脊膜外脓肿、转移癌、结核等 (二)脊髓疾病的定性 神经病学(第8版) 神经病学(第8版) 2. 从病变所在的解剖层次上来判断 (1)?髓内病变:脊髓炎、脊髓血管病、血管畸形、代谢或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2)?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神经鞘瘤、脊膜瘤 (3)?硬脊膜外病变:脊索瘤、转移癌、脂肪血管瘤、脓肿等 (二)脊髓疾病的定性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第三节 脊髓蛛网膜炎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 第五节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第六节 脊髓血管病 第七节 放射性脊髓病 急性脊髓炎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神经病学(第8版) 神经病学(第8版) 病因不明,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等。 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其脑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myelitis of noninfectious inflammatory type)。 病变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髓(T3~5)最为常见,其原因为该处的血液供应不如他处丰富,易于受累;其次为颈髓和腰髓。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局限于1个节段,多灶融合或多个节段散在病灶较少见。 脊髓内如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肉眼可见受累节段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物。切面可见病变脊髓软化、边缘不清、灰质与白质界限不清。 镜下可见软脊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灰质内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溶解,并可出现细胞破碎、溶解、消失;白质内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病灶中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脊髓严重损害时可软化形成空腔。 神经病学(第8版)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症状,或有预防接种史。外伤、劳累、受凉等为发病诱因。 急性起病,起病时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无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有患者无任何其他症状而突然发生瘫痪。 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 以胸段脊髓炎最为常见,尤其是T3~5节段,颈髓、腰髓次之。 神经病学(第8版) 运动障碍 早期为脊髓休克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一般持续2~4周则进入恢复期,肌张力、腱反射逐渐增高,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 常始于下 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 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 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神经病学(第8版) 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可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轻症患者感觉平面可不 明显。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反射性神经 源性膀胱;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utonomic dysreflexia)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