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神经病学_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神经病学_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kangshi***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神经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86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51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22(发布于山东)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作者 : 王伟 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一节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检查 第四节 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六节 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 第七节 基因诊断技术 第八节 神经系统主要辅助检查的选择原则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第一节 神经内科学(第8版) 脑脊液循环 1. 收集CSF做各种检查,辅助诊断以下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免疫炎性疾病和脱髓鞘疾病、脑膜癌病等 (一)适应证 2. 怀疑颅内压异常 神经内科学(第8版) 3. 动态观察CSF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 4. 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5. 注入液体或放出CSF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 1. 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 (二)禁忌证 2. 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柱结核或开放性损伤 神经内科学(第8版) 3. 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4. 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1. 低颅压综合征 (三)并发症及其防治 2. 脑疝形成 神经内科学(第8版) 3. 神经根痛 4. 其他:感染、出血、脊髓损伤等 1. 操作:体位、麻醉及进针部位、测压和留取CSF(请结合腰穿视频学习) (四)操作和测压 2. 压力:放松、缓慢伸直下肢;初压、终压;80~180mmH2O;>200mmH2O;<80mmH2O 神经内科学(第8版) 神经内科学(第8版) 腰椎穿刺体位 (左侧卧位) 1. 性状 无色透明 (一)常规检查 (1)正常CSF无色透明 (2)血性:三管试验法,如果各管呈均匀一致的血色则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3)云雾状: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细胞数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 (4)Froin syndrome: CSF蛋白含量过高,外观呈黄色,离体后不久自动凝固,见于椎管梗阻 神经内科学(第8版) 2. 细胞数 (一)常规检查 (1)正常CSF白细胞数为(0~5)×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 (2)白细胞增多见于脑脊髓膜和脑实质的炎性病变 (3)明显增多,且以多个核为主,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4)白细胞轻或中度增加,且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见于病毒性脑炎 (5)大量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加为主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6)脑寄生虫感染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神经内科学(第8版) 1. 蛋白质 (二)生化检查 2. 糖 (1)正常CSF蛋白质含量为0.15~0.45g/L (2)CSF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 神经内科学(第8版) (1)正常CSF糖含量为2.5~4.4mmol/L (45~60mg/dl) (2)糖含量明显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至中度降低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病 3. 氯化物 (二)生化检查 (1)正常CSF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 (2)氯化物含量降低常见于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犹以结核性脑膜炎最明显 神经内科学(第8版) 1. 细胞学检查 (三)特殊检查 (1)CSF化脓性感染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可见淋巴细胞增多;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性细胞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2)CSF中发现肿瘤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转移瘤有确诊价值 (3)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如在吞噬细胞胞质内同时见到被吞噬的新鲜红细胞、褪色的红细胞、含铁血黄素和胆红素,则为出血未止或复发出血的征象 神经内科学(第8版) (三)特殊检查 2. 蛋白电泳 (1)CSF蛋白含量增高,同时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消失,常见于各类型的脑膜炎 (2)α球蛋白增加主要见于颅内感染和肿瘤 (3)β-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和某些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 (4)γ球蛋白增高而总蛋白量正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梅毒等 神经内科学(第8版) 3. 免疫球蛋白 Ig (三)特殊检查 4. 寡克隆区带 OB (1)CSF-Ig增高见于CNS炎症反应、多发性硬化、CNS血管炎等 (2)CSF-Ig指数及CNS24小时IgG合成率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的标志 神经内科学(第8版) (1)OB是指在γ球蛋白区带中出现的一个不连续的、在外周血不能见到的区带,是检测鞘内Ig合成的重要方法,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重要辅助指标 (2)OB阳性并非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改变,也可见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5. 病原学检查 (三)特殊检查 (1)病毒学检测: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EB病毒等 (2)新型隐球菌检测:常用CSF墨汁染色法,阳性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该法特异性高,敏感性不足,常需要多次检查才有阳性结果 (3)结核杆菌检测:CSF涂片抗酸染色敏感性较差;CSF结核杆菌培养是诊断CNS结核感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检查周期长(4~8周)。针对结核杆菌的PCR技术可提高阳性率 (4)寄生虫抗体检测: CSF囊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 (5)其他细菌学检测:CSF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 神经内科学(第8版)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