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编辑导语: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也会进行竞品分析,详细的竞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尽 快找到一些可参考和改进的地方,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设计 师应该怎么搞定实用有效的竞品分析,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上篇文章中提到的竞品分析这个大课题,大家应该也都清楚它的意义与价值,这篇主要和 大家过一遍实战中我们提升工作输出质量和效率的竞品分析该如何有效的完成。 一、确定竞品是谁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竞品是有很多种的,有看上去和你手里要做的那个 app 一毛一样的 ,也有看上去有点像的,也有某个特定功能一样的,但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部分都可以称 之为竞品。 通常我们最常分析的应该就是垂直竞品了(毕竟产品们都喜欢抄抄文化),它的定义就是 只要符合:业务领域、用户群、核心功能中 2 点以上的类似就算是了。 举例:QQ 音乐/网易云音乐(音乐工具+社区/听歌);钉钉/飞书(企业级通讯/IM); 盒马/严选(数字化新零售/中高端用户/购物);这些赛道几乎一致的产品,无关乎各自 的量级,通常都会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因为彼此都是彼此竞品分析中垂直竞品的头 号人物。 除了垂直竞品以外,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同类竞品,它的定义就是仅仅只有业务领域或是核 心功能上有类似的地方。 举例:大众点评/小红书(种草社区);瓜子二手车/小桔租车(汽车领域);陌陌/虎牙 (直播功能);在个别孵化项目没有垂直竞品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我们把范围扩大到同类 竞品就可以或多或少的获得一些参考帮助。 另外同类竞品因为在产品策略或用户群上与我们的自身产品还是有明显差别,所以更有利 于我们通过分析不同的同类竞品了解不同策略和用户群对应的设计策略。 二、分析竞品的几个维度 做竞品分析通常也分为给老板汇报用和实战工作中参考用 2 种情况。 我们先说实战工作中自己用来提效的竞品分析需要关注什么? 1. 搜寻垂直竞品间的雷同设计与差异化设计 在垂直竞品中经常会出现大家都比较类似的设计,先分析为何大家都设计成一个模样,如 果在这个雷同设计的地方做出格的创新设计是不是反而影响用户的惯性体验,或者说有违 技术操作。 举个例子:这里如果我不说哪个是虎牙,哪个是斗鱼,大家能单凭界面判断出来么? 看上去几乎 80%的相似度,需要我们分析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似度: 视频流的固定比例 16:9; 弹幕的屏效; 第一时间显示操作浮层; 以上这些共同点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和避免踩坑的。 另外分析竞品间不同的设计差异点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品牌设计语言的还是用户群 的不同? 通过垂直竞品雷同于差异分析可以快速获得直接相关的设计案例经验,让我们在 0-1 实际 上手的时候脑中迅速有匹配画面。 2. 学会用同类竞品激发灵感 如果我们陷入垂直竞品的参考,很难走出“抄抄文化”的困境,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利用同 类竞品创造更多可能;因为选取同类竞品大大拓展了我们可以参考的线上成功案例范围,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些小的细节点发现一些可以应用的灵感。 或是发觉一些体验和延展性都很好的设计来替换掉我们原本陈旧低配的设计。 针对实战中的竞品分析,不需要你有文档型的输出,以上 2 点就足够快准狠应对需求了; 但如果你是为了对上汇报 or 作品集 or 大型 0-1 项目做一个非常完整且学术性的竞品分析 报告.pdf,那么请老老实实按照用户体验 5 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战略层分析点:业务定位(什么类型的产品)/商业模式(靠什么赚钱)/量级与发展周期 (用户量?处于产品发展什么周期?) 范围层分析点:产品核心功能/产品功能架构 结构 层分析点:信息架构/用户流程 范围层分析点:交互框架/操作体验/控件交互 表现层分析 点:品牌视觉传达/布局/情感化细节 三、分析后给到结论 竞品分析做的好与坏在于分析的维度是否全面,更在于分析完之后是否有独立思考且合理 有效的结论可以指导我们日后的设计落地。 我们通过竞品分析最根本的初衷还是为了希望让我们的设计能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中做到最好,而不是 徒劳的无用功,因此要防止把竞品分析做成产品说明书。 1. 对比法 在不同的维度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比对(截图/文字描述)”得出不同竞品的设 计差异,再通过差异得出具体的应用结论;通常的结论是这样设计的弊端+我们可以借鉴 的设计方案及原因。 这里举例的内容诠释有点过于简单了,大家不要学,看方式和维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