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
要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诞生 30多年来,旨在通过发放低息住房贷款,帮
助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购买自有住房,对保障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和促
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政府主
导的互助性金融制度,具有强制性、专用性和属地管理等制度特征,导致了公
共物品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引发了住房资产错配并扩大了家庭住
房资产的差距,影响了公积金制度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性。然而,关于公积金政
策效果的研究对公积金制度效率与公平的讨论却莫衷一是,哪些家庭在公积
金制度获益最大,哪些城市的公积金对减轻家庭购房负担的效果最大,购房
困难群体是否得到了公积金制度的有效帮助,都成为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研
究课题。
在总结分析以往公积金制度与家庭住房需求的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
研究的不足,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以往关于住房公积金的研究,仅单纯
研究公积金对家庭的影响,并未深入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征本身与家庭
经济行为的关系,导致对公积金效率与公平的讨论莫衷一是。而本文通过国
际住房金融制度的比较和中国公积金制度运营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住房公积
金制度的制度特征,进而分析了其经济影响。(2)在家庭经济行为的研究中,
解决家庭选择的内生性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选用了外生宏观信贷政
策变动为研究背景,将双重差分法、倾向匹配得分法、工具变量法和安慰剂检
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解决家庭经济行为的内生性问题,增强了结论的
可靠性。(3)以往关于住房公积金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研究,往往仅针对家庭的
整体的效应,缺乏对不同家庭和不同城市不同传导机制的分析研究。本文在
整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整体政策在家庭和城市间的差异,具体分析
了住房资源的配置方向以及公积金制度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为提高住房配置
1
扉页公积金信贷政策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住房资产在家庭与城市间的错配
效率及优化住房市场结构都具有现实意义。(4)以往研究缺乏住房公积金制
度调整的研究和政策建议。基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特征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还
进一步针对制度特征提出一系列对策意见及评估,尤其是针对住房公积金区
域统筹的改革进行了政策效应评估,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制度,乃至我国政策
性住房金融的改革都提供了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政策背景,是 2014年来公积金制度的自我改革和政策调整形
成的外生政策冲击。2014年,在“稳增长”和“去库存”的大背景,住房公
积金制度紧跟全国住房调控政策的步伐,开始了一系列自我改革和政策调整。
住房公积金通过调降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提升贷款上限金额,建立全
国转移接续平台等政策措施,方便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节约职工购房成本,
提升住房公积金资金池的使用效率。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家庭缴存住房公积
金的水平存在差异,各城市落实中央政府公积金政策调整的力度存在差异,
住房公积金信贷政策调整的政策效果在家庭间和城市间存在着差异,进而导
致了家庭购房需求和住房资产配置的差异。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外生政策冲击研究微观家庭经济行为的双
重差分法。通过双重差分法,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至
2017年的微观家庭数据,对比了信贷约束更为宽松的缴存公积金家庭与无公
积金家庭,在信贷政策调整前后,家庭住房需求和住房资产配置的差异,识别
了公积金信贷政策调整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家
庭与城市间的传导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本文从信贷约束角度,评估了公积金信贷政策调整的总体政策效果,
发现公积金对帮助家庭满足购房需求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鼓励多套房投资
需求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以 2014年以来的公积金信贷宽松政策作为准自
然实验的政策环境,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公积金信贷宽松政策对家庭住
房需求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的信贷宽松政策对家庭购房起到了显著
的促进作用,不仅实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且提升了家庭住房套数、住房资
产,并改善了居住条件,但公积金的信贷政策主要鼓励了缴存公积金的家庭
购买多套房。本文不仅验证了该结果的时间趋势,还运用匹配估计方法、工具
变量法和安慰剂检验的方法处理家庭分组的内生性问题,验证了上述结论。
2
摘
要
以上结果表明,公积金对支持家庭购房与满足家庭住房需求仍有积极促进作
用,但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多套房的投机需求,引发了住房资产配置的不公平
问题。
(2)本研究从家庭层面,分析了公积金的公平性问题,公积金强制缴存
的制度特征扭曲了有房家庭的住房需求,但对缓解无房家庭信贷约束问题效
果有限。具体而言,本文考察了住房公积金的信贷宽松政策对不同家庭购房
需求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哪些因素阻碍了家庭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政
策优惠。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以促进家庭购房和帮助
中低收入家庭降低购房负担为制度目标。本文发现信贷宽松政策显著提升了
缴存公积金家庭中有房家庭的购房需求,而没有显著提升无房家庭的购房需
求,造成了政策效果和住房资产的错配。有房家庭在购房后仍旧足额缴纳公
积金,因此产生了闲置的住房公积金资金池,扭曲了有房家庭的购房需求。而
无房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月供约束和首付约束,即使缴纳了住房公积金,但限
于缴存额度和缴存时长的不足,导致公积金缓解家庭信贷约束的作用有限,
并未有针对性地改善无房家庭的购房困难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克服家庭缴
存住房公积金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用了多种方法处理该问题,并验证了上
述结果。
(3)本研究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公积金制度的资金运营效率问题,发现
属地封闭运营的制度特征导致了信贷资金的错配,不仅导致公积金贷款在高
房价城市的作用有限,也影响了公积金制度的长期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公积
金运营管理复杂,虽然住房公积金的主要政策均由中央政府制定,但由于属
地管理的制度特征,地方公积金中心在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时会实行不同的
措施,导致全国性的公积金政策在不同城市形成差异。本文以住房公积金全
国性的信贷政策调整为契机,分析了各城市在落实中央政策时的地方差异,
以及这些差异对家庭住房需求和住房资产配置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公积金贷
款上限作为衡量地方政策选择的变量,发现其与当地房价的关系显著直接决
定公积金贷款的实际购买力,不仅直接影响了家庭的购房需求,还直接决定
公积金能否缓解高房价导致的购房问题。而各城市制定的不同贷款上限标准
也导致了公积金信贷政策的政策效果在城市间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同样为了
克服家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在双重差分法的基础上,还选
3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