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社保医疗的历史沿革及政策解读
管理资源网保险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下载门户网站 我们国家的医保制服好吗? 国外医保是否比我们的好多了? 社保和商业保险是什么关系? 有了社保还需要买商业保险吗? 医保就已经足够了,商保就不需要买了 面对客户经常会提出社保和商保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为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该如何回答?我们对医保体系了解吗? 世界医保模式概述 01 世界医疗保险发展简史 医疗保险由民众需求变为国家需要 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间保险在欧洲发展,一开始多为某种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或社区,由消费者自愿组织各种基金会、互助救济组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愿的民间组织逐渐转向社会保险;
1883年,德国建立地方基金会,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健康保险组织。(业主出大部分,职工出一部分。之后,国家从财政支出一部分作为健康保费且立法管理);
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务建议》,呼吁各国政府对公民实行综合的普遍的健康保护。但至今发达国家中仅有澳大利亚、美国政府不资助,鼓励民间保险。 世界医保模式各有优劣 1、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英国NHS)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
3、商业保险模式(美国)
4、储蓄型医疗保障模式(新加坡)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英国) 英国:普遍医疗型
由国家承担医疗保障,通过法律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卫生服务的权利。居民可以免费或者低价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以英国、中国香港、瑞典、原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
免费医疗制度使公立医院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导致积极性低下。
案例:
英国医生因病人迟到4分钟拒绝看诊而导致病患死亡事件。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 德国:社会保险型
以德国为代表,欧洲许多国家、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均采取这种模式。
构成覆盖全民的基础部分,有补充保险(互助组合)和私人保险,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案例:
日本人将救护车当成“免费出租车”使用。 商业保险模式(美国) 美国:市场主导型
依靠私营保险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以个人消费为主,政府对特别人群(老、残、低收入)提供补助。
没有社会化医疗制度或全民健康保险。
国家负担小,患者个企业负担大。从而给了商业保险极大的发展空间。医生大多是个体开业,且私立医院多于公立医院,所以在医疗费用上各私立医院拥有相当的自主权,从而导致医疗费用不断提高。
案例:
美国不敢叫救护车,费用太高。 储蓄型医疗保障模式(新加坡) 新加坡:储蓄基金型
通过强制性储蓄积累方式满足居民保障需求,以新加坡为代表。
1974年前学习英国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包揽社会成员的医疗费用,所有社会成员享受免费医疗,结果导致卫生费用极具增加。迫使新加坡探索出世界上首个储蓄医疗保障制度。
包含了全民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健保基金计划。
案例:
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看感冒等待3、4小时不足为奇。 我国医保制度发展历程
及特点 02 —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
—社会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
—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由企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建立起劳保医疗制度,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式确立。
1952年:《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由财政统一拨付给卫生主管部门统筹统支;同年卫生部发布《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公费医疗制度。
1955年**省高平县米山乡成立了联合保健站,最早实行“医社结合”。
1959年国家正式肯定了合作医疗,并将名称统一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依靠集体经济建立起来互助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就医看病问题。 1、公费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