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30 DB51 B 4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35—2014 基因C型鸭甲型肝炎诊断技术规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51/T 1835—2014 目次 前 言 ............................................................................... II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1 4临床诊断 .......................................................................... 1 5病毒分离 .......................................................................... 2 6聚合酶链式反应 .................................................................... 2 7诊断结果判断 ...................................................................... 4 8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相关试剂配制....................................................5 I DB51/T 1835—2014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焕容、岳华、汤承、杨发龙、张斌、任玉鹏、王远微。 II DB51/T 1835—2014 基因C型鸭甲型肝炎诊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因C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的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因C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适用于基因C型鸭甲肝病毒 的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2003农业部公告第302号)。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 )是由三种血清型的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 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急性、高度致死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三种血清型 DHV之间不 发生交叉反应,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血清Ⅰ型 DHV,又称鸭甲型肝炎病毒( Duck hepatitis A virus, DHAV), 简称鸭甲肝病毒,为小 RNA 病毒科成员。根据基因组成差异,DHAV 分为基因 A 型、B 型和 C 型3 种基因型,分别对应传统血清Ⅰ型 DHAV,“台湾新型”和“韩国新型”DHAV。目前在我国大陆流行的主 要是基因 A型和C型DHAV。由基因 C型DHAV引起的DVH称为基因C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 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体外大量 扩增特定的 DNA片段。 主要发生于 1~3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初期精神萎顿,废食,眼半闭呈昏睡状,以头触地,不久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