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65.020.01 B 20 DB41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 技术规程 2015-05-15发布 2015-08-1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062—2015 目 次 前言................................................................................II 1 2 3 4 5 6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术语和定义 ........................................................................ 1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 2 品种选择 .......................................................................... 2 小麦栽培技术 ...................................................................... 2 6.1 播前准备 ...................................................................... 2 播种 .......................................................................... 3 田间管理 ...................................................................... 3 6.2 6.3 7 玉米栽培技术 ...................................................................... 5 7.1 播前准备 ...................................................................... 5 播种 .......................................................................... 5 田间管理 ...................................................................... 6 适时收获 ...................................................................... 7 7.2 7.3 7.4 I DB41/T 1062—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土壤肥 料站、洛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明、熊淑萍、王小纯、赵虹、谭梅、吴少辉、邵晓明。 II DB41/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豫西地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品 种选择、小麦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豫西地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1 GB 1353 GB 4404.1 小麦 玉米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849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851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豫西平原区 指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主要包括河南省郑州市以西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等地 市的平原农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2 小麦玉米一体化 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小麦玉米接连种植,合理利用资源与措施的种植模式。 3.3 高产高效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节本增效100元左右。 4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成穗数≥35万/ 667 m2,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2 g左右。 1 DB41/T 1062—2015 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穗数4000穗~4500穗,穗粒数500粒左右,百粒重30 g~35 g。 5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该区域种植的抗旱耐瘠、节水广适的小麦、 玉米品种,小麦品种宜选择洛旱6号、洛旱7号及豫麦49-198等品种。玉米品种可选择郑单958、伟科702 及洛单6号等品种。 6 小麦栽培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 6.1.2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选择种衣剂或拌种剂,严格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包衣或药剂拌种。 防治条锈病、纹枯病等可选用2%戊唑醇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 加水0.5 kg~1 kg,拌麦种10 kg;防治蚜虫、金针虫等害虫,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用50%二嗪磷 乳油2 mL~4 mL拌种1 kg。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6.1.3 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 玉米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