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276—2015 食用菌母种质量评价及复壮方法 2015-12-25发布 2016-2-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13/T 227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师范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安、张金秀、姚清国、刘红霞、孙艳颖。 I DB13/T 2276—2015 食用菌母种质量评价及复壮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母种的质量评价、复壮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人工栽培食用菌母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845-2010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 NY/T 1097-2006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酯酶同工酶电泳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母种老化 母种因菌龄过长或培养、保藏条件不适宜等因素而出现的生理衰退现象。具体表现为:培养过程中 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色泽变暗,容易产生韧质菌皮或分泌色素;栽培时“吃料”速度慢,出菇(耳)提早, 菇体(耳片)变薄等。 3.2 母种退化 母种在栽培使用过程中因遗传变异而导致的优良性状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培养过程中菌落形 状不规则,菌丝稀疏或出现扇变菌落,菌落过早产生色素;栽培时出菇潮次不明显,畸形菇比例上升, 产量下降,对不良环境或杂菌的抗性降低等。 3.3 病毒侵染 母种菌丝体因病毒感染而导致代谢生长出现显著的不正常,甚至菌丝体停止生长或死亡的现象。 3.4 杂菌污染 母种受到细菌、放线菌或其他真菌污染的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