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个数字透视保险消费者:2017年重疾险人均理赔1.4万,车险人均理赔8614元 太保集团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中国保险消费者白皮书(2018版)》(以下简称“《白皮书》”),试图利用太保集团所积累的客户数据,为中国保险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
虽然数据只来源于一家公司,但太保集团成立时间早,各业务板块齐全,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城乡,更重要的是积累的客户数据量足够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国保险消费者的群体特征。《白皮书》称,截至2017年末,太保集团累计服务过的客户达到6.19亿,存量有效合同客户也有1.16亿。 通过《白皮书》,不难发现,随着社会风险保障意识的提高,国内无论是保险密度还是深度相较以往均有显著提高,而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持有多张保单(人均保单量已经从2010年的1.96张提升至2.89张),且消费者对于保费低、保额高的意外、医疗、寿险等表现出愈发浓厚的兴趣,但即便如此,其中蕴含的一些问题仍值得高度关注,从以下数据你能看出什么? 94.2%保险消费者聚集于华东地区;
78%保险消费者来自已婚有子女家庭;
2010年至2017年,重疾险人均理赔金额增长917%,不过,即便如此,2017年重疾险人均理赔金额也不过1.4万;
近年来寿险人均保费大幅提升,2017年比2010年增长1.94倍,而人均理赔金额累计下降32%;
养老保险消费者数量持续增长,不过因其他险种增长速度更快,养老保险消费者占比不升反降;
商车费改后,人均理赔金额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人均理赔金额达8614元,而2016年人均理赔金额不过7479元;
…… 保障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保险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所面临的最大现实,好在,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保险市场,依然机会巨大。
『慧保天下』从《白皮书》中精心摘取20个数据,试图多角度描绘出当下保险消费者最真实的面貌: 男性占比超六成
从性别来看,男性为保险主要消费客群,占比达60.8%,不过女性消费者占比正在快速增加,已经从2010年的36.8%上升至2017年的39.2%。 80后是保险消费主力军
从年龄来看,80后保险意识更强,2017年保险消费者中,31-40岁客户占比最高,为29.7%,其次为41-50岁,占比21.8%,第三为25-30岁人群,占比21.4%。 高达76.1%的人为自己投保
消费者保险观念仍停留在为本人投保为主,高达76.1%的消费者选择为本人购买保险,其次倾向于为子女购买,女性较男性更关注子女保障。
93.5%的消费者未指定受益人
从受益人分布的角度来看,93.5%的消费者未指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中,本人为主,占比78%,子女其次,占比21.4%。 94.2%保险消费者聚集华东地区
从消费者的地域分布来看,保险消费者分布与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相关,“胡焕庸线”这条人口密度分界线,同时也是保险消费者分界线,华东地区聚集了全国94.2%的保险消费者。 78%保险消费者来自已婚有子女家庭
成家立业有子女的消费者风险保障意识更强,中国保险消费者中,已婚有子女的家庭占比最高,高达78%;其次为单身,占比为13%,单身狗果真伤不起;已婚无子女家庭占比仅5%;单身有子女的占比更是只有4%。 人均持有保单2.89张
保险消费者人均持有保单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1.96张增长至2017年的2.89张,且持有多张保单的消费者占比达到64%,相比2010年上升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