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国电影导演
从19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个年头了。
百余年来,中国电影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无到有声的转化,从黑白到彩色的更新,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从传统视听到数码视听的嬗变,从宣传工具到大众艺术的升华!此外,中国电影不仅为世界影坛奉献了“武侠功夫片”这一独特的影片类型,而且在所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中国作品都曾数度大放异彩。
纵观中国电影,我们不乏名导,也不乏名作。横看现在影坛,我们似乎有点失落。纵横中国电影,我们不是没有过辉煌,不是没有过经典,但好像那以成为过去,看着中国电影一天天江河日下,作为中国观影人,我们似乎有点痛惜又有点疑问,是什么让中国电影发展不起来?
不管中国电影今后如何发展,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电影走过了一段不寻常之路,让我们重看中国电影成长史,重拾那段心中的记忆
第一代导演:张石川 郑正秋等
这是一批自学成材的电影导演,活跃于1910~1930年代。
张石川他和郑正秋被并称为中国电影的奠基人
作品:《难夫难妻》1913张石川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
《孤儿救祖记》1923 张石川
《火烧红莲寺》1928 张石川
《歌女红牡丹》1930张石川
《庄子试妻》 黎民伟
《姊妹花》 郑正秋
第一代导演的杰出贡献
1、 从人才、资金、技能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为中国电影奠定了发展基础。
2、 开创了“家庭伦理片”和“武侠片”——这两种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的影片类型。
3、 为电影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探索
第二代导演:蔡楚生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
主要指那些在193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并活跃于1930~1940年代的导演。最著名者为蔡楚生,他被誉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奠基人
作品:《渔光曲》 1934蔡楚生
《神女》 1934 吴永刚
《桃李劫》1934
《大路》 1935
《马路天使》1937 袁牧之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 蔡楚生
《生死恨》 1947 费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小城之春》 1948费穆
《乌鸦与麻雀》 1949
第二代导演的卓越成就在于:
1、 成功的实现了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标志性作品为:《桃李劫》《马路天使》。
2、 使中国电影在思想、艺术和技术上走向了成熟,并开始直面社会现实问题。
3、 让中国电影确立了自身的民族气质和社会声誉。
4、 尝试拍摄了中国首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7,费穆)
第三代导演: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谢晋谢铁骊桑弧
泛指那些1949年前后从影,主要活跃于“17年电影”时期的导演(1949~1966)。其中最杰出的导演是“北影四大帅”、“南北二谢”、以及桑弧等
作品: 《南征北战》 1952《停战以后》 1962 《西安事变》 1982成荫
《白毛女》 1950《林家铺子》1959《烈火中永生》1965 《伤逝》1981 水华
《青春之歌》 1959《小兵张嘎》 1964崔嵬
《红旗谱》1960《骆驼祥子》 1982凌子风
《边城》 1984凌子风获加拿大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舞台姐妹》 1964谢晋 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获第二十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协会的年度奖
《天云山传奇》 1980谢晋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牧马人》 1981《高山下的花环》1984 谢晋
《芙蓉镇》 1986 谢晋 获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
《太太万岁》1947《哀乐中年》 桑弧
《祝福》 桑弧 中国首部彩色故事片 获卡罗维发利第十届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桑弧 中国首部彩色戏曲片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
《魔术师的奇遇》 桑弧 中国首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
《早春二月》 1964《智取威虎山》谢铁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