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素质研究
第二部分:素质与绩效关系研究
第三部分:素质模型建立
第四部分:素质模型举例
第五部分:素质模型案例研究
第一部分 素质研究
素质的提出 ——为什么要关注素质?
企业是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哪些是决定与影响个人绩效的因素?
个人能力与绩效结果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选对人重要还是培养人重要?
盖洛普的观点: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
微软的观点:微软员工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先天智慧而不是经验积累。微软注重招聘时的慧眼识珠而不是后来的经验。
选错人的代价
企业的代价:人员招聘成本、培训开发成本、人员流动成本、组织绩效低
员工的代价:职业选择的偏离与职业发展前景的迷惘、个人绩效低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岗位与人的匹配,关注的重点从过去的单纯对岗位的关注,要求人一味满足岗位的要求,变为追求人与岗位的特征的匹配,提高员工的适岗率。在选对人的前提下再去培养人。
微软的素质观
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要选择什么样的人
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仅需片刻思考即可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
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扫视一眼即可用通俗语言解释软件代码的能力
关注眼前的问题,不论是否在工作中都应如此
非常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对自己过去的工作仍然记忆犹新
注重实际的思想观念、善于表达、勇于面对挑战、快速反应
“素质”的提出
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1973年
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候选人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人的工作绩效由一些更根本更潜在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人在特定职位上的工作绩效
这些“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就是“素质”—— Competence
www.m448中国最大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