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物流商品的养护技术 第1章 绪论 学习导引
1. 物流商品养护的目的,物流商品养护的基本策略;
2. 物流商品的有效期;
3. 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主要类型;
4. 影响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5. 物流商品养护的规划实施 1.1 物流商品养护引述1.1.1 物流商品养护与物流商品养护技术 1.物流商品养护
物流商品养护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证商品质量,减少商品损耗,防止商品变质所进行的维护和保养。
2.物流商品养护技术
物流商品养护技术是研究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和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技术 1.1.2 物流商品养护的目的与任务 1.物流商品养护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保护商品质量、减少商品的损失是商品养护的根本目的。
2.物流商品养护的基本任务
一方面是研究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情况以及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即更重要的是研究保障商品质量安全的科学养护方法 1.1.3 物流商品养护的基本策略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物流商品养护工作的基本策略。
“防”是主动的,能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商品质量、减少商品损失的目的,因此必须做到防得早、防得好,工作要细致周密,并渗透到物流的每个环节。
一旦发生了质量问题,就必须进行及时、有的放矢的“治” 1.2 商品分类与商品保质期 1.2.1 商品分类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某种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种乃至花色、规格等细目的过程。
按照GB 7635-87,我国生产的所有工农业产品被分为23个门类99个大类 1.2.2 商品质量 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
QS标志。“QS”(Quality Safety)是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我国对小麦粉、大米、植物油、酱油、肉制品、饮料、速冻食品等28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出厂前必须加(印)贴“QS”标志。
3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即“3C”,它是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的统一标志 1.2.2 商品质量 QS标志 3C认证 QS标志与3C认证 1.2.3 商品保质期 商品的保质期是指商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商品质量的期限。超过此期限,仍可能具备相应性能,但应通过质量检验确定其质量状况。
商品的保质期不同于保存期。商品的保存期是指商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商品质量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不应再使用。
对同一商品,保存期应当长于保质期。商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化妆品、药品上标注得较为广泛 1.3 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类型 1.3.1 物理变化 商品的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并且可以反复进行变化的现象。
如:挥发 、溶化 、熔化 、渗漏 、串味 、沾污 、干裂 、沉淀 1.3.2 机械变化 机械变化是指商品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态、弹性的改变以及商品外观的变化,如破碎、变形、划伤等,其结果也会使商品质量降低,甚至失去使用价值。
如玻璃、陶瓷制品、搪瓷制品、铝制品、橡胶、皮革制品、塑料、粉状商品等的破碎、变形、脱落、散开、划伤以及邢台、弹性、外观的变化 1.3.3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不仅改变物质的外表形态,也改变物质的本质,并生成新物质。商品发生化学变化,即商品质变的过程,严重时使商品完全丧失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有氧化、化合、分解、聚合、老化、风化、燃烧与爆炸等 1.3.4 生理生化变化 生理生化变化是指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维持其生命活动,其自身发生的的一系列变化。
如呼吸作用 、发芽 、胚胎发育 、后熟作用等 1.3.5 生物学变化 生物学变化是指商品在外界有害生物作用下受到破坏的现象,如虫蛀、鼠咬、霉腐等 1.4 影响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1.4.1 影响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内因 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商品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内因。它不仅影响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也影响着质量变化的速度。
这些内因包括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机械及工艺性质等 1.4.2 影响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外因 商品在运输、储存等流通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成分,特别是其中的氧、水蒸气、有害气体、细菌等的作用以及温度、湿度、压力、日光照射、生物、微生物等的影响,商品会发生霉腐、虫蛀、锈蚀、老化、溶化、干裂、褪色、挥发、燃烧和爆炸等种种质量变化,使商品的质量下降,甚至报废。
外因包括:温度、湿度、日光辐射、大气成分、生物及微生物、包装状况、物流因素等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