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海油田服务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调查分析问卷 针对中海油服的具体情况,新华信进行了初期的问卷调查,调查主要涉及:现状认识,战略认同及管理、人力资源诊断 误差因素: 由于时间等因素限制,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公司机关及部分事业部人员(在燕郊),调查样本量代表性不足,不能全面说明中海油服员工的态度 问卷回收状况不理想,回收率为30%,问卷量勉强达到统计要求 本次调查结论部分说明了现状问题,从上图可以看到整体问卷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从众的现象,分数分布集中于中高位值 调查结果显示:在10种关键成功因素中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技术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及流程管理被忽视 战略 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准被认为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因素—研发能力、国际竞争因素—战略伙伴、基础体系因素—流程管理,表明员工的认识仍然停留于油田技术服务的现状,对公司长远性发展考虑不足 员工普遍认为公司目前提出的四项战略清晰合理 战略 调查结果显示:中海油服提出的扩大生产能力、巩固并开拓市场、发展产品制造和配套销售服务和提高研发和技术整合力,拓展一体化增值服务四项战略被员工所认同 并且认为公司上市的三项承诺可以实现 员工有信心实现中海油服上市的三项承诺:公司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2%,股东回报率高于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水平,继续巩固国内竞争优势、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战略 总体来看,员工清晰的了解中海油服的战略目标和远景 战略 由此可见员工认为公司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中海油服对远景的宣传说明工作也比较到位 同时可以看到对于公司的总体业绩多数人表示较满意,也认为中海油服的产品较具有成本优势 公司总体业绩满意 产品服务成本优势 战略 中海油服要发展员工应该有危机感,对总体业绩的满意的同时要防止安于现状的趋势,事实上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产品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 战略 综合来看员工认为中海油服每项业务都有比较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 不得不指出的是中海油服的每项业务的战略清晰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在问卷的客观调查中也显示了这一特点 每项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几年中海油服的业务发展,员工认为油田技术、钻井具有最大潜力 战略 战略 员工普遍认为油田技术服务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被调查员工多数认为由于海油总的发展策略,油服的油田技术服务相应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战略 有82.4%的员工认为IPM业务应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业务拓展方式 多数员工认同IPM业务将是公司新的增长点,但不无忧虑指出需要加强内部力量、整合各专业精英人才,不断加强一体化协同能力 同时钻井业务也应该进一步扩大产能 战略 普遍认为市场发展空间大,价格未达到市场价;海油总上产量的期间,钻井可能增加;只有钻井业务量增大,技服、船舶才有事做 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同意国内市场中船舶的业务日趋激烈 战略 普遍认为船舶无论是在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期间,还是在油田生产阶段都有稳定的市场,但国内的竞争却越发激烈 也同意中海油服具有较明确的研发战略、目标及政策 战略 但是从调查问卷B,被调查者认为研发的竞争力较差,公司发展提供的支持不足 战略 较一致认为,自主研发产品进入成熟应用期后,将成为公司主要竞争力之一;但目前只能成为主业的补充 对于制造与销售业务目前只能成为战略主业补充的观点较为认同 战略 而物探业务对公司一体化战略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大多数意见认为:目前的物探业务发展受到设备、技术和管理的限制,发展需要很大的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综合事业部是否应该成为利润中心的问题上员工意见产生了分歧 战略 在综合事业部的定位上,应该成为利润中心还是成本控制、后勤保障中心,被调查者产生很大分歧 调查的情况表明员工认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风险主要在于投资、市场以及人才 问卷B所反映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在投资等方面存在风险,对于成本控制也表示担忧,这同A卷调查结果有矛盾之处(趋同效应) 战略 员工认为中海油服目前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基本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各事业部经营目标比较明确 组织管理模式满足战略需要 各事业部经营目标明确 管理 各事业部的经营目标明确但在三维矩阵中容易产生各自为政、独立运作的倾向,目前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否适应公司战略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同时认为中海油服的组织及管理具有活力、寻求创新,制度健全、规范,有良好的执行力度 管理 中海油服的管理体系具有制度健全、规范,良好的执行力度等特点;规范性过强的组织,管理灵活度常常不够,三维矩阵的实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管理健全制度 管理 但中海油服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清晰程度一般 在业务流程不够清晰的状况下,组织运作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市场反应、决策速度和成本控制等问题相应而生 流程清晰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