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三农”政策提出,是国家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近年
来,国家对农业领域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除了对物质生活的一如既往的要求,精神生活越来越受到广泛
关注,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对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期待越来越高。自
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经过了10多年的不
断探索,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比较复杂,绩效改革的范围
始终受到约束,建立科学系统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之路漫长而曲折的。
绩效评价改革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最佳途径,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社会公
众可以从公开的绩效评价结果中了解到项目执行情况,即政府公共投资的综合效益。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有着重要的意
义。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阅读,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掌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的基础理论、指标选定、绩效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主体等系统内容。然后从农业基本建
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项目从立项、实施和后期各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总结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个性特点,结合基本建设项目的共性特点,从项目单位的业
务、管理、财务方面制定绩效指标,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适合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
目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实证分析论证,该指标体系能系统、全面反映项目的执行
效果。本论文建议对绩效评价结果实行公开,并进行跟踪管理,提高公众参与度,加
大政府信息透明度。建立项目绩效评价跟踪管理,对第一次评价中反馈的问题进行跟
踪,并建议实行再评价制度。该绩效评价体系旨在引起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重
要性认识,严格把控项目执行过程,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推进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为农业科研进步提供基础设施保证,
积极推动农业更快发展的效果。
本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分别是导论、文件综述、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基本情
况、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实
践、结束语。
主题词: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实践分析
导论
1.1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中占据非常大的
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3年12月31日,农村人口占
全国总人口46.27%,因此,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建设好新型农村,加大农业发展
对稳定人民的生活及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十二五”规划
(2011年-2015年)明确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将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
资力度。刚刚出台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主题,这是中央一号
文件连续12年关注农业发展情况。
随着财政税收的增加,国家每年投资于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多,
如何将财政资金的用途确实落实到位,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这就要求国家要对以财
政项目形式下拨的各类资金加以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加强资金流向的事前事中和事
后管理,即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全世界流行的做法就是对该类项目进行科学全
面的绩效评价。
2003年我国开始尝试对财政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不同程
度的试点改革。改革的结果显示全面系统科学的绩效评价将对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起到
积极的推动作用。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对被评价对象的各个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
方位的评价,并正确引导被评价对象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的方向。对财政项
目进行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得到项目产生的直接效果,诸如衡量项目立项的合理性、
资金执行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项目预计的效益是否得到最大化等,而且,财政项目绩
效报告的公开是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符合人民日益高涨的呼声要
求。经过10多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法律制度欠缺、评价机制
不健全、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范围较窄、评价方法单一和评价结果无实际运用意义
等问题。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旨在利用管理学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政府和机构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
先进经验,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执行过程中的经历的程序和存在
的问题,总结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个性,细化项目建设的绩效目标,参考修缮购置项目
绩效评价指标,结合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
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立足于为“三农”服务,本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为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和提升项目效果的需求而设立。
本研宄成果将有助于建立政府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健
全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体制,通过项目绩效评价确保中长期农业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