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机密文件
中国三鼎控股·浙江三鼎织带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模式调整项目启动会议
一、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
二、集团化管理采取的主要手段
三、织带集团SWOT分析
四、织带集团现行管理模式和集团化管理
采取的主要手段
五、织带集团调整后的新型管理模式
六、织带集团管理模式调整后的管理手段
七、织带集团管理模式调整后的运行机制
八、新型管理模式两大实施方案的推进步骤
九、项目推进计划
会议宣贯内容 一、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由于各分公司所处的地点分散,所以集团化管理主要解决的是时空问题。一般来讲,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三种:
财务控制型:集团公司只是通过股权控制分子公司的重大决策,追求资本回报,而不参与日常业务运作。
战略控制型:集团总部不仅追求资本回报,同时作为战略规划中心,要求在整个集团范围内统一优化配置战略资源,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对关键业务,如财务,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经营控制型:集团总部不仅严格控制分子公司的财务,还会干涉分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如在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组织协调和集中化处理。
这三种集团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没有好坏之分,不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 各种管理模式顺畅运行的三大基础(一) 第一:要人性化地实施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很多集团企业虽然有薪酬绩效考核委员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等制定业绩指标的主要机构,但实际上只是由计划或财务部门与子公司通过电话作简单沟通,显得非常不正式。在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中,企业不仅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完善的奖惩办法,更需要集团总部的指标制定人员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真正体会业绩指标对公司整体和子公司负责人的意义,用心地来实施考核体系。 各种管理模式顺畅运行的三大基础(二) 第二:要化解好母子公司之间的信任危机。很多时候集团管理模式难以实施下去的原因关键在于母子公司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致使集权和分权都变了样,如看似集权的管理模式,总部对子公司的一切经营信息都随时掌握,然而却不知这些信息反映的根本不是真实情况。
第三:要做到沟通顺畅。采用大量的信息化软件也是顺畅沟通主要手段。 二、集团化管理采取的主要手段 根据各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所采取的常见的管理
手段有:
1、内部财务控制
2、全面预算管理
3、内部市场化 (一)内部财务控制 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要通过加强财务、会计、成本、资金的管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有序和高效。内部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控制。 (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按其经济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内容,各部分预算前后衔接、互相勾稽。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为基础,以销售预算为主导,进而包括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各方面,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最后以预计财务报表作为终结。 (三)内部市场化 内部结算也称“内部市场化”。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即通过企业管理机制再造,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公司作为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概括起来,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涵是,按照市场体系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必要的市场,并把内部各基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和经营实体推向市场,使企业与各基层公司之间、基层公司与基层公司之间形成相互供求、交换的关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让各基层公司达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整个企业在市场的自动调控下,构建起新的运行体制与机制,从而实现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按照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要求,首先明确内部市场主体,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完善计量考核办法,制定现金计帐结算规则,强化宏观调控机构。可建立起产品生产、后勤服务、市场营销、多种经营、内部资金、物资供应、科技开发、人力资源等市常 引入和运用内部市场机制的意义(一) 内部市场机制的引入和运用,将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职工就业观念发生新转变。干部职工改变“一岗定终身”的观念,增强敬业爱岗的自觉性。二是节约挖潜意识会明显增强。三是效益效率将大幅度提高。一切以是否创造价值为标准,区队、班组、岗位、甚至个人都成了市场主体,实现了分配机制创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减少了内耗,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