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行政管理制度 一、办公秩序
二、物品管理
三、档案管理
四、车辆管理
一、办公秩序 1.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一切事情,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员工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议室、接待室等)或通过公司内线电话联系,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一、办公秩序 3.办公桌上不得摆放私人物品,办公用品排列整齐、有序;及时整理文件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桌上不准留下任何文件,关闭电脑及连接电源,最后离开办公室者注意关闭室内外灯、空调,并负责给办公室门上锁;不准在行政部就餐;中午就餐不得饮酒,以免影响下午工作。
4.洗手间内外请保持清洁、卫生习惯,不要给清洁人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5.部门专用的设备由部门指定专人定期清洁,公司公共设施则由行政部负责定期的清洁保养工作。 一、办公秩序 6.发现办公设备(包括通讯、照明、影音、电脑、建筑等)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员工应立即向行政部报修(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办公设备),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7.打复印遵循节约的原则,打复印者一律登记打复印内容、数量、规格等。
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一、办公用品分类:耗材、低值耐用品、办公设备。
二、办公用品管理
三、办公用品用量管理
四、办公用品采购 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五、办公用品入库
六、办公用品申领与出库
七、办公用品交接、调拨
八、办公用品使用和保管 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九、使用年限及赔偿
十、办公用品报废
十一、盘点清查 办公用品分类 1、耗材:为一次性办公耗用的低价值用品,单价多在10元以下,使用期限在3个月内。如纸张,签字笔、洗洁精等;由行政部负责保管、分配到各部门使用。
2、低值耐用品:可长期重复使用的办公用品,使用年限多在3个月以上,单价100元以内(如:计算器、订书机、电话、键盘、鼠标等)。
3、办公设备:正常使用年限1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的各种有形资产(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桌柜等) 办公用品管理 (一)管理部门:办公用品由行政部统一管理。
(二)责任人 管理部门:办公用品由行政部统一管理。 1、行政部负责办公用品需求的收集、汇总与审批。
2、行政部专人负责办公物品的询价、采购。
3、行政部负责办公物品的登记、保管、调拨、维护及报废。
4、行政部每季度对办公物品进行检查,核实数量及使用情况 责任人 1、办公用品采购后,由行政部负责入库和保管,并负有相应责任。
2、行政部根据办公要求将办公物品调拨至使用人接受后,即由使用部门和使用人负责办公物品的耗用或使用维护。
3、如出现浪费、使用不当、遗失及其他违反本规定的情况,责任人除需按规定赔偿外,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罚,相应部门负责人也需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办公用品用量管理 1、消耗品实行定额管理
2、低值耐用品实行定岗管理
3、办公设备实行定岗管理
消耗品实行定额管理 (1)每年年末,由行政部会同各部门经理,根据各部门人数、业务性质等因素,核定各部门各类型耗材使用量,编制下年度《年部门耗材用量表》,报总经办批准后实施,并报财务部备案。
(2)行政部根据经总经办批准的《年部门耗材用量表》,按月或季度向各部门定量发放耗材,由部门经理分配。如部门或个人使用量超过发放量,由部门经理或个人自行负担;如确系业务变动或其他特殊原因,引起使用量增加,按签批程序报请行政部、总经办批准。 低值耐用品实行定岗管理 (1)每年年末,由行政部会同各部门经理,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核定各岗位需配置的耐用品类型及数量,编制下年度《年岗位耐用品标准配置表》,报总经办批准后实施,并报财务部备案;如年中因增加新的岗位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该表,按签批程序报行政部、总经办批准。
(2)行政部根据报批的《年岗位耐用品标准配置表》,每季度检查各岗位耐用品的配置,对配置不全的岗位补充发放缺少的耐用品,对超出配置的岗位收回多余的耐用品。 办公设备实行定岗管理 (1)每年年末,由行政部会同各部门经理,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核定各岗位需配置的办公设备类型及数量,编制下年度《年岗位办公设备配置表》,报总经办批准后实施,并报财务部备案。
(2)行政部根据报批的《年岗位办公设备配置表》,每季度检查各岗位耐用品的配置,对配置不全的岗位补充发放缺少的办公设备,对超出配置的岗位收回多余的办公设备。 办公用品采购 1、耗材采购
2、低值耐用品采购
3、办公设备采购 耗材采购 (1)耗材实行定点定价采购。每年年末行政部通过招标或询价的方式,按照质优价廉的原则,确定耗材的供应商及采购价,编制次年《年耗材供应商及价格表》,报总经办批准后实施,并报财务部备案。
(2)每季度末,行政部采购次季度办公用耗材,采购数量需符合当年报批《年部门耗材用量表》,供应商及价格需符合《年耗材供应商及价格表》,付款按签批程序签批;财务部需根据上述两表核对后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