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600”QC小组成果报告“600”QC小组成果报告〖小组概况〗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小组概况〗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小组概况〗 “600”QC小组成果报告穿片 胀管 两器:
在空调器中起热交换作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统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两器。 装机一次下线率:
两器产品在总装车间装机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下线数与总装生产量之比。 (装机一次下线率PPM=两器在总装不合格下线数/总装生产量×106) “600”QC小组成果报告〖选题理由〗 公司要求 公司下达指标为600PPM 目前情况 7-9月份实际下线率为1420PPM 选定课题 降低两器装机一次下线率 “600”QC小组成果报告〖现状调查〗 “600”QC小组成果报告〖现状调查〗 数据统计:袁嘉祥 图表绘制:郭锦耀日期:2002年10月21日 是导致两器装机一次下线率高的主要问题 ! “600”QC小组成果报告〖设定目标〗 可行性分析:◇公司下达的两器装机一次下线率指标为600PPM,是硬性指标; ◇焊口漏的就占了总体影响的64.39%,在同等条件下,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主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达到目标值 ;◇公司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小组成员具备丰富的生产、质量、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管理知识和实操经验。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分析原因〗 8个末端原因中,哪些是要因呢??? “600”QC小组成果报告〖要因确认〗 “600”QC小组成果报告〖要因确认〗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制定对策〗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实施对策〗 一、优化自动焊接线设定参数 11月14日至12月11日,由组员冯永恒、林炯元工艺工程师和林志鹏选用相同批量的相同产品,对影响自动焊接线焊接质量的3个关键参数(线速、氧气流量及石油气流量)在现场分别进行调试试验,分析在不同参数组合时的焊接质量情况,找出最佳质量情况时的参数组合。 “600”QC小组成果报告“600”QC小组成果报告〖实施对策〗 一、优化自动焊接线设定参数 11月14日至12月11日,由组员冯永恒、林炯元工艺工程师和林志鹏选用相同批量的相同产品,对影响自动焊接线焊接质量的3个关键参数(线速、氧气流量及石油气流量)在现场分别进行调试试验,分析在不同参数组合时的焊接质量情况,找出最佳质量情况时的参数组合。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当自动焊接线为以下参数时,焊接质量最佳。(线速为2.7m/min,B1氧气流量为27L/min,B2为27L/min,B1石油气流量为50±1L/min,B2为58±1L/min)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实施对策〗 “600”QC小组成果报告〖实施对策〗 二、优化真空箱检漏线设定参数 11月16日至12月2日,由组员李志松、李锡芳会同工程部设备科相关人员对真空箱检测参数进行调整试验,调整项目围绕耐压预抽装置参数、充氮回收装置、真空箱检漏装置参数、氦气浓度参数等方面进行,并汇总编制了《真空箱检漏系统参数设定一览表》,于12月5日开始正式执行。 “600”QC小组成果报告“600”QC小组成果报告〖实施对策〗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1 〖实施对策〗 三、两器产品管路改造 11月30日,由组员廖经导对因管路过短及角度偏小等问题而不符合进真空箱检漏要求的两器产品进行统计,共有7个系列,46种机型不能进真空箱检漏,能进行真空箱检漏的产品只占81%。 12月8日,由组员林炯元编制了《两器产品管路调整方案》,除部份极少生产和淘汰机型不进行管路改造外,对7匹、5匹及3.5匹系列等03年度常规性产品共37种机型进行了改造设计。12月14日,管路调整更改通知单和管路调整更改图纸工作全部完成,并将管路改造后的要求通知到了相应的供货厂家。截止至1月15日,所有管路改造产品全部正式生产。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2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3 〖实施对策〗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4 〖效果检查〗 数据统计:袁嘉祥 图表绘制:郭锦耀日期:2003年5月2日 一、目标检查1 活动后,因焊口漏造成的下线率已大幅减少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5 〖效果检查〗 二、目标检查2 活动后,两器装机一次下线率为392PPM,达到了目标,比活动前降低了1028PPM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6 〖效果检查〗 二、目标检查2 “600”QC小组成果报告 27 〖效果检查〗 人工费用+能源费用+材料费用
10.7+4.7+3.2=18.6元 三、经济效益 每件不合格品损耗费用为18.6元,每年可降低制造成本6万多元! 四、无形效益 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保证,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提高了组员团队意识及个人能力,培养和锻炼了人才 每月减少返修产品数*月数*每件产品损耗费用
276*12*18.6=615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