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数据简报 ——2013年06月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市场综述 第二部分土地市场 第三部分新房市场 PART 1 市场综述 市场综述 住宅市场——成交量回落,价格平稳 2013年5月份,新增上市量约134.5万㎡,环比减少11%,同比减少31% 。成交约107.7万㎡,环比减少19%,同比增加10%。均价6716元/ ㎡,环比下降2.6%。 刚性需求为主,本月90㎡以下产品成交比例不同程度回升。 5月全市商品住宅库存量为2265万㎡,按前3个月的平均销量来算,去化周期为17月。 土地市场——太湖摘得沈北新区两宗地块 5月全市出让经营性用地25.93万㎡,环比减少58%,同比减少78.9%。建筑面积63.79万㎡,环比减少59.6%,同比减少76.3%。太湖摘得沈北新区一宗居住用地和一宗商业用地,面积分别约4.1万㎡、3.5万㎡ 。 销售排行——碧桂园、中海分别位于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榜首 销售策略——大量蓄客,推盘节奏减缓 本月各区项目大部分处于为新品蓄客阶段,成交量、推售量均低于四月份。华润、中海等部分以一口价形式项目推出特价房。 5月份,碧桂园银河城再次开盘,销量冲高,拉动企业整体销量,位于全市榜首。 市场综述 见招拆招 二手房个税新政遭规避 二手房个税新政出台后,各地二手房成交量萎缩,市场交易达到冰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4月1日至5月13日,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6973套,同比下滑49.8%。根据链家地产统计,同期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6540元/平方米,与政策出台前大致持平,但同比上涨30.1%。 在经过了政策恐慌阶段后,市场正在逐步自我修复。从避税手段多样、房源以免税房为主流不难看出,二手房个税政策的效果正在被消解,未来市场交易量回升或将是大趋势。为避免调控政策落空,除强化执行环节外,也需及时调整个别不合理条款,防止政策对市场构成伤害。 国五条面临被化解风险 年底前或放松调控 迄今为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35个城市发布了“国五条”地方细则。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态度敷衍,个别城市的细则甚至只有一句话。而“国五条”中威力最强的二手房严征20%个税政策,几乎成为北京的“独角戏”。大部分城市选择对20%个税政策模糊对待,甚至避而不谈。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房地产调控表面上是开发商与购买者之间的价格矛盾、供需矛盾,实际却是对土地财政的挑战。。 北京目前的6万多套库存已逼近警戒线区域,而严厉的限价政策使得4月以来北京新盘入市量锐减。而从全国房地产市场来看,这并不是个别现象。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将会形成“堰塞湖效应”,加剧房价上涨风险。另外国内房地产需求主要集中在首次置业和改善性置业,压制住房供给的政策,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报复。 市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