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统计模拟的方法,首先比较各盈余管理应计利
润计量模型的检验效果;然后运用实证方法,探讨 IPO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
检验证券监管制度的变迁对 IPO 公司盈余管理的约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
方面:
运用统计模拟的方法,本文通过测试各模型产生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频
率,比较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无形资产琼斯模型、前瞻性修正琼斯模型、
收益匹配琼斯模型、现金流量琼斯模型、非线性琼斯模型等七种常用的截面操纵性
应计利润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检验效果。研究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基本琼
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和无形资产琼斯模型相对较优,它们所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
类错误的频率较小,但在收入操纵检测上,修正琼斯模型检验能力更突出;现金流
量琼斯模型、非线性琼斯模型虽然检验盈余管理的能力较强,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
第一类错误,易夸大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前瞻性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复杂,
存在第一类错误,而且检验盈余管理的能力上比修正琼斯模型没有明显的提高;收
益匹配琼斯模型对于费用操纵的检验能力较差。 综合各项检测结果发现中国证券市
场上,分年度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回归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模型的设定和盈余管理的检验能力
方面表现更佳。
本文利用“承销商声誉”划分好企业与差企业,分析企业类型、IPO 公司盈余管理
水平与 IPO 后股票异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无论是高声誉的承销商所承销
的好企业,还是低声誉的承销商所承销的差企业,其上市前一年盈余管理水平都显
著为正,且与企业类型没有显著相关性,表明 IPO 公司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策略。
但通过 IPO 后股票异常业绩与 IPO 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相关性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对
于差企业,IPO 后异常股票业绩与 IPO 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而对于好企业,这种显著的负相关性并不存在。总体的实证结果支持企业类型决定
IPO 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属性的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好企业,盈余管理是传递企业未来
业绩的信号,而对于差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机会主义行为。这一发现为盈余管理
的机会主义观与信号观的争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
国 IPO 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
基于中国 IPO 公司管制诱发型盈余管理动因的考虑,本文根据中国证券发行制
度演变,运用应计利润模型和实质盈余管理模型来计量 IPO 公司盈余管理水平,通
过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证券发行制度市场化进程对于中国 IPO 公司盈
余管理程度和方式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证券发行制度由审批准转向核准制,
通道制转向保荐制,IPO 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在盈余管理方式的研究上,本
文发现在中国 IPO 市场上,应计盈余管理和实质盈余管理是显著正相关,并没有发
现,Cohen et al.(2008)等西方研究文献所证明的随着监管制度的加强,应计管理和实
质盈余管理方式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趋势。总体的实证结果表明核准制的实施,
可以约束 IPO 公司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行为,系统提高中国上市公司质量。
本文通过对 IPO 盈余管理常用计量模型的检验能力的分析,发现分年度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回归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模型的设定和盈余管理的检验能力方面表现更佳,为盈
余管理研究的模型选择提供了一种依据。另外对 IPO 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实证分析,
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观与信号观的争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
证明了中国 IPO 市场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同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 IPO
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验证了证券发行制度的市场化的完善能有效约束 IPO 公司机会
主义盈余管理,为证券发行制度进一步向注册制发展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首次公开发行 盈余管理 机会主义观 信号观 承销商声誉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