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裕华问题的解决思路(A)
一、运行机制的完善。
◇ 标准化: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作业文件
◇ 运行机制:高标准、及时发现问题
◇ 方法是:科学分解目标;严格、认真考核;
发现、协调、解决问题;及时纠偏。
◇ 手段是:强化综合管理职能,充分授权。
二、以主价值流为核心,抓重点做突破口。
抓“客户满意”、“快速反应”、“科学激励”
三、授人以“渔”,传授方法。
* 不可能很细、重在方法!需要裕华继续深化、完善!
三、授人以“渔”的主要内涵:
1、强化综合管理,搭建管理平台,减少扯皮,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思路及方法。 (参见〖附件七〗)
2、流程优化,组织再造的思路。(主价值流、三流调查写实)
3、岗位测评与薪酬设计“七要素”方法应用。(参见〖附件四〗)
4、利用“WORKSHOP”(培训工作室),传授了战略制订和营销(销售)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参见〖附件一〗和〖附件六〗 )
5、市场营销工作的改进(客户服务中心、销售工作标准、销售指标的分解落实)。 (参见〖附件六〗)
6、关键部门及主要职能部门的管理与考核思路(参见〖附件五〗)
目标”环节的对策和导向(A)
一、“出口导向”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对进出口部两种管理思路的主张(各有利弊)。
2、“大策无形”,重在战略“导向”的确定,及初衷能否实现(效果)。
3、无法回避的问题:
进出口权的授予与分享问题。
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的“退税核销”法规问题。
裕华出路(之一):裕华的产品外销及实现方法。
4、出口效益与成本的问题及解决。(参见后面内容)
5、我们的意见(出口比例20%创汇额起步,逐步提高)。
6、独立法人管理原则。(通过董事会下达经营目标)
7、利益平衡和主观能动性问题。
需 要 正 视 的 问 题(A)
1、效益最大化理当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进出口公司是否应当必须销售“裕华”产品,目前存在着两种意见,需要认真思考,不要轻易回避。
2、进出口公司作为裕华的一个控股子公司,让其承担成本较高的“裕华产品”出口,从而减少了一些“利润”(相比外购他厂产品),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我们认为:只有站在集团公司的高度方可能分析清楚。
3、为了提供一个思路,我们建议回忆一下讲综合管理时的“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