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
2011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6月末低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6月末低4.2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6月末低1.7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现金净投放2557亿元,同比少投放1045 亿元。总体看,2011年以来M2和M1增长逐季放缓,货币总量增速平稳回调,符合宏观调控预期和稳健货币政策要求。此外,考虑到2011年以来表外理财等金融创新对M2增速回落的影响因素,当前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
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1.2万亿元,同比增长32.8%,比年初增加3.0万亿元。货币乘数为3.71,比6月末低0.13。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4%。其中,农村信用社为3.4%。
专栏1M2增长平稳回调
2011年前三个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向常态平稳回调,M2增速从上年末19.7%的高位回调至9月末的13.0%。总体上看,这是稳健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尽管M2增速从数值上看比前几年低,但考虑到金融创新等因素,货币条件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基本相适应的。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统计的影响日益加大
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
(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包括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活期和定期存款。其与整个金融市场运行联系紧密,与M2的流动性水平基本一致。2011年9月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为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499亿元,同比增长31.9%。
(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是指住房公积金中心通过受托银行归集的、沉淀在受托银行的公积金存款。这部分存款能够在支取时或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形式构成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2011年9月末,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余额为6992亿元,比年初增加1130亿元,同比增长 39.0%。
(三)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是指商业银行发行且在其资产负债表外核算的理财产品吸收的资金。这类理财产品银行不承担信用风险,投资风险由客户自行承担。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同比增长45.7%。表外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存款替代特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客户资金资源的重要方式。
(四)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主要是指近年来通过贸易结算等渠道分流为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这部分存款支付清算功能特征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流动性和总需求。
上述项目近来增长较快,此外还有大量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资金信托投资计划、银行承兑汇票也分流了存款,致使货币供应量增速对实际货币条件的衡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因此应全面认识与看待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二、当前货币条件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
从上一轮稳健货币政策时期M2增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等多个角度看,当前货币条件基本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1、在上一轮稳健货币政策时期(1998-2007年),有一半年份的M2增速低于15%,最高为2003年的19.6%,最低为2000年的12.3%,算术平均数为15.9%。3在加入金融创新等因素后,目前实际货币增速只比这一平均水平略低一些。如果再考虑到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货币存量,以及中国经济增速趋稳,那么现在的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的需要是基本相适应的。
2、过去由于货币化等因素,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但在通货膨胀较高的年份,因为存在货币购买力可能下降的预期,货币流通速度一般会加快,相应减少对货币的需求。2011年前三个季度,货币流通速度正是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为了稳定通胀预期,货币总量增长也需要有所控制。
3、从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看,增长速度并不慢。2011年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达到15.9%,比2000-2008年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融资结构趋于多元化发展,直接融资比例上升,债券、股票以及信托委托贷款、外汇贷款等多渠道融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对增量货币的依赖程度在下降。
货币供应量只是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对中介目标的分析、调节和管理,仍然应当服务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需要。由于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经济形势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中央银行必须根据总需求的变化对中介目标的变动进行全面评估,在对形势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选择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有所放缓
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6月末低3.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2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6月末低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1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2557亿美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00亿美元,同比多增68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继续4放缓。9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6月末低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6万亿元,同比少增2581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6月末低3.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2.2万亿元。9月末,财政性存款余额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151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向常态回归
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6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0万亿元,同比少增4887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速继续放缓。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6月末低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贷款增加1.5万亿元,同比少增1481亿元,但比2009年同期仍多增2949亿元。各地项目投资、中小企业、保障房建设、“三农”及抗灾救灾等信贷需求仍然较强。从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和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均有所放缓。9月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22.7%,比6月末低2.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0万亿元,同比少增363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比年初增加6576亿元,同比少增4145亿元。非住房消费贷款增势较好,比年初增加4833亿元,同比多增55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13.5%,比6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