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MBA硕士毕业论文《零售业综合超市的连锁体制研究》(72页).rar
摘要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长期处于"以产定销"区域垄断经营状态,各级批发企业、
百货公司、贸易货栈、供销公司、农村供销社构成了一张广泛而牢固的流通渠道
大网,商业处于经济活动的末端,因而被关注的程度较小。经济活动的流程是:
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产品的经营计划,然后产品由生产企业生产出来以后,批发
企业加以收购,再经过一级批发站—二级批发站—三级批发站—商业企业
的销售链条,最后销售给消费者。生产企业根本不用关心产品的销售,消费者对
产品也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产品已经是既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物质极
其匾乏,属于卖方市场经济,商业企业根本不用关注零售企业所关注的企业发展
战略规划、产品质量、服务设施、购物环境、消费者购物体验等内容,商业企业
也没有经济批量订货、畅销滞销商品以及品类管理、货架管理、促销规划的经营
意识。
零售业企业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企业改制而成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国际零售巨头迅速抢滩涌入中国大陆。国内本
土零售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
的有效途径是探索连锁发展之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因此零售业建立连锁的课
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有助于零售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零售业管
理水平。本文首先从零售业国际、国内、区域零售连锁企业开始介绍,综合超市
业态作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零售业有着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其特点遵循
个体和群体的一般规律;通过连锁企业发展的条件、驱动因素以及发展的制约因
素分析来对连锁发展进行全面剖析,最后再对零售业连锁发展的创新理论进行展
开探讨。当然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连锁经营在我国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连锁
经营是在一个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展开的。由于经济体制、市场环境、经济
实力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产
权关系不明确、规范化程度低和管理基础薄弱等。本文选题的目的在于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促进我国零售连锁经营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整体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效益,提升竞争力。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
若干经营单位,以一定的组织形成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的标准
化管理,实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的分析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零售业综合超市连锁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