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酒店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度会计培训 教材:1、企业会计制度
2、中外酒店管理比较
——入世后我国酒店管理如何同国际接轨
3、新会计准则
内容:结合酒店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的现状从安全角度入手,就价格同盟的形成、成本、采购、投资回报等问题进行讲解,主要结合新会计准则中的存货、减值、收入、借款费用、所得税等。 课程安排
第一次:从企业会计制度入手引出酒店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现行的会计制度,并阐述酒店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如何接轨。
第二次:讲述新准则中的存货,结合酒店业的成本管理。
第三次:结合新准则中的收入,讲述酒店业的采购制度。
第四次:结合新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讲述酒店业的投资回报问题。
第五次:结合新准则中的现金流量表,讲述酒店业的报表编制问题,主要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就酒店业的管理问题进行讲解。 前言 新的会计准则变动相当大,此前中国的会计准则只有16项,基本上是在2001年颁布或修订成型,这次增加到38项。
原有的会计准则偏重于工商企业,而新准则已经扩展到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覆盖了各类企业的经济业务。 1号新准则-存货 新会计准则下,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
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
举例,采用后进先出法的电器设备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成本将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1号存货-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改进后《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我国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主要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这一决定并不排除与后进先出法相似的能够反映存货流转的特殊成本法。
2.关于存货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
这一问题将由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予以规范,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将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
3.取消减值转回的规定,禁止减值转回。 1号-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不包括的范围
新准则:在建工程;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畜牧业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
IAS2:在建工程、金融工具、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和收获时的农产品;按特定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已确定的惯例,以可变现净值计量的、生产者作为存货的农林产品和收获后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商品经销商---交易商持有的、以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计量的存货。 1号-存货的确认
新准则: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才能确认:
(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IAS2:没有规定相关的确认条件。 1号-存货的计量和初始成本 存货计量
新准则:初始计量应以其成本入账;
IAS2:对初始计量没有明确的规定。
初始成本
新准则:总价法,即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价格;
IAS2:净价法,即扣除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补贴后的价格。 关于采购费用
新准则: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不计入采购成本;
IAS2:明确规定列入成本。
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新准则:对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投资者投入、通过债务重组、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存货的成本作出明确规定;
IAS2:无此类规定。 1号-存货的确认 间接费用
IAS2:将间接费用分为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和变动间接生产费用;
新准则:无此类规定。
存货结转的计价方法
新准则: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四种;
IAS2:个别辨认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三种。 1号-存货的确认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
IAS2:允许使用重置成本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新准则:无此规定。
2)关于减值转回
IAS2:允许转回;
新准则:禁止转回。
3)成本费用的确认
新准则:规定了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计入费用的方法
IAS2:无此规定。 1号-存货的确认-期末计量 披露
新准则:要求披露存货的期初账面价值和总额、存货的取得方式以及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依据。
IAS2:无此规定。 1号-存货的确认-期末计量 1号-存货的确认-期末盘点 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号-存货的确认-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作如下处理:
借: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1号-存货的确认-毁损、盘亏的处理 1、毁损:
应当将毁损存货的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例题:某企业2005年5月31日D材料发生毁损,材料账面成本为3500元,以计提跌价准备300元。尚未处理。后经批准材料处置收入3000元,收到现金,假设没有发生相关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