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Chapter 4 The distributionThe and useof income account 第一节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概述
Section 1 The summary of distributionThe and useof income account
第二节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Section 2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ofincome account
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核算
Section 3 The secondary distribution ofincome account
第四节 收入使用核算
Section 4 The use of income account 本章重点:
1、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
2、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编制
3、收入二次分配帐户和实物收入再分配帐户的编制
4、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和调整的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编制 本章难点:
1、各种帐户平衡项的计算
2、帐户间衔接项的确定
3、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4、实物社会转移的处理
5、各种综合帐户的编制
本章教学方法:
讲述法、示例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导法、自学提问法、网上查阅法等。
本章学时:12学时。 从国民经济循环全过程来看,生产并不是最终目的。各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对生产的最终成果进行消费或使用,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成果并不是都由生产者自己来消费。绝大部分的生产成果都要通过多层次的分配与交换过程,才能进入最终消费和使用领域。
所谓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就是要对生产的最终成果(其价值形态从各生产部门来看就是增加值,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核算。 第一节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概述Section 1 The summary of distributionThe and useof income account 一、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对象 P108-109
(一)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内容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具体包括收入分配核算和收入使用核算两个方面。
收入分配核算要以生产的最终成果(增加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为起始收入总量,反映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各种收支形式被分配的全过程、以及最终形成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收入的占有关系。
收入使用核算则是在收入分配核算的基础上,以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各部门占有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为起点,进一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最终消费情况加以全面的考察。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与生产核算的关系
1、联系
生产核算范围决定了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则使生产核算的内容得以延伸和扩展。
2、特点
由于参与收入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是机构部门,因此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只能按机构部门进行。
总之,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是对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收入分配交易、以及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将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情况的系统核算。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 P109-111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框架——两层次两阶段
1、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第一层次第一阶段
作为生产最终成果价值表现的增加值,要在生产领域里按照各生产要素对生产所做贡献的大小,在提供生产要素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是与生产有关的,并且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即只有提供了有关的生产要素、对生产做出了贡献的经济单位才能取得有关的生产性收入。
第一阶段称为收入初次分配核算,专门反映各机构部门通过参与生产领域里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原始收入余额及其构成。 2、收入再次分配核算——第二层次第二阶段
分配过程还要在生产领域之外展开,亦即从生产领域中取得了各种生产性收入的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还要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发生一些现金的或实物的转移性收入和支出 (确切地说,这里仅涉及经常转移)。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不是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支出一方并未取得任何对等的货物或服务作为回报或补偿,完全是一种单方向的收入转移。如上缴所得税、支付保险费、接受捐赠、支付罚金等 。
第二个阶段称为收入再分配核算,用于进一步反映各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经常转移收支、以及最终形成的可支配收入总量及其分布。 (二)收入使用核算的框架
收入使用核算是收入分配核算的进一步延伸,其着重点放在核算各机构部门如何将可支配收入用于当期消费上。
各部门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能还有结余,SNA把这部分结余收入称为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