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书籍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章现代企业管理的DOC

dljcq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4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6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13(发布于辽宁)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书籍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章现代企业管理的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四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它是对企业管理工作客观必然性的揭示,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企业管理者如果违背了管理原理,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就要承受严重损失。
第一节 系统原理
  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是系统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掌握这一原理,首先应了解一般系统的概念,掌握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然后将它们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一、一般系统的概念
  系统论的主要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eg)。他于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宣告了这一理论的诞生。贝塔朗菲把系统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
  关于系统的概念,由于涉足的领域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下面关于系统的定义具有代表性。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里所谓“组成部分”,通常称为“子系统”,或“要素”。应该强调的是,子系统或要素,是相对于具体系统而言的,要素如果离开了它所从属的具体系统,它就失去了要素的属性,也就没有意义了。例如一个企业中的班组,在本企业是构成企业系统的要素,而对于另外一个企业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另外,系统中子系统或要素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般是根据系统的性质、系统的功能和研究问题的需要,将那些相对独立的、对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部分划分为一个要素。
  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机器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是一个系统,一套制度也是一个系统。为便于研究和更深刻地认识系统,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分类。按照系统形成的方式可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自然形成的,人工系统是用人工方法建造起来的系统;按照系统组成的要素的特征可将系统分为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是由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原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将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不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之间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按照系统状态和时间的关系可将系统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静态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动态系统的状态参数则随时间而变化。除此以外,还可按系统的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实际的系统通常具有复合性。如企业系统既是一个人工的系统, 又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而且是由物质和概念复合而成的系统。商品流通企业就是一个复合系统。
二、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有关系统属性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系统论的核心内容。
  1.要素相关性观点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个系统中,不应该存在与其他要素不相关的孤立要素,这种要素的存在说明系统结构不合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实现。对于企业系统来说,其中作业子系统之间主要是物质的传递,作业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之间或管理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之间则以信息传递为主。
  要素间相关性的强弱程度用相关度来表示,相关度越大,说明要素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反之则比较疏远。对于社会经济系统来说,用相关度进行定量计算是困难的,只能从概念上予以定性描述。进行系统组织结构设计时,相关强度既是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也是衡量组织结构好坏的测度标准。一般来说,合理的组织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