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原材料要求
所有进场钢筋应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应有标牌。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应立即向项目经理部报告,暂停使用并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二、钢筋的储存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并应及时进行状态标识,严禁随意堆放。
三、钢筋下料绑扎
a.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
b.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c.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板筋。
d.绑扎前在模板或垫层上放线标出板筋位置,在柱梁及墙筋上画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e.在砼浇筑前,将柱墙主筋在楼面处同箍筋及水平筋用电焊点牢,以防柱墙筋移位。
f.梁、板内通长钢筋需接长时,上筋接点布置在跨中1/3,下筋布置在支座1/3。底板筋相反。
g.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部分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施工时严格按技术规程施工。
h.片筏基础凳筋采用Ф22@1M×1M的钢筋,楼板凳筋采用Ф10@0.8M×0.8M凳筋高度=板厚-2倍钢筋保护层-2倍钢筋直径。如右图:
四、钢筋的接长
本工程地下室一层,层高4.8m,地下室竖向钢筋采用一次到顶,中间不留置接头;剪力墙、底板及梁的水平钢筋接长主要采用闪光对焊及直螺纹连接。
基础及主体的钢筋连接方式
施工部位
钢筋部位
钢筋接长地点及接长方法
钢筋加工区
施工作业面
条基及筏板
板钢筋
闪光对焊
直螺纹连接
地下室墙体
柱、墙竖筋
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
墙体水平筋
闪光对焊
搭接焊
地下室顶板
梁筋
闪光对焊
直螺纹连接
受力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受拉区受力钢筋不超过50%;绑扎接头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如下表: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
50%
直螺纹及焊接接头
50%
50%
五、钢筋接头的质量控制
(1) 钢筋闪光对焊
a.质量检查
观感质量:
接头处1m高度处,水平位移不大于7mm。
接头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
钢筋横向没有裂缝和烧伤。
接头轴线位移不于0.1d,且不大于2mm。
接头实验: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b.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对焊焊接时出现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c.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对焊前应清理钢筋与电极表面污泥、铁锈。使电极接触良好,以免出现“打火”现象。对焊完毕不要过早松开夹具,连接头处高温时不要动钢筋接头,不准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应安置台架上。
对焊机选择参数,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与对焊钢筋时相匹配,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机身应接地良好。
闪光火花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