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其他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用硅%2F石墨%2F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制PDF

锂离子电池用硅%2F石墨%2F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复制PDF

ltzjzx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117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3页)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3/29(发布于甘肃)

类型:金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亓 鹏等:锂离子电池用硅 /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57 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亓 鹏,朱 丁,陈云贵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 采用湿法混料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锂离子 电池用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并研究了不同配方 的复合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 硅含量为 20%(质量分数 )时,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 一定量热解前驱物聚氯乙烯 (PVC)的四氢呋喃 THF)溶液中 ,磁力搅拌 2h,并超声分散1h. 混合物 溶液放于通风橱中适当加热,待 THF完全挥发,将固 化后的材料转移至氩气保护的真空管式炉中,以 865mAh/g,循环 30次后仍为 757mAh/g,容量保持率 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 900℃,保温 2h,随后自 可达 88%,大大改善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然冷却至室温 .将高温热解制备的复合材料在玛瑙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体中研细 ,备用 . 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硅基复合材料 ;负极 按照上述工艺条件,分别制备了4种不同组分含 量的硅/石墨/碳复合材料 (S1、S2、S3、S4,质量比分别 中图分类号 : TM912.9 文章编号 : 文献标识码 :A ) 为20∶0∶80、15∶35∶50、20∶30∶50、25∶25∶ 50). 1001G9731201205G0657G03 1 引 言 采用 DXG2600型 X射线衍射仪测定材料的物相 组成 .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 ,人们对高容量 、长寿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 [1,2] 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石墨作为目前主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理 论容量偏低,仅有372mAh/g[3].为了适应高容量电 池市场的需求 ,人们开始积极探索并开发新型负极材 料,其中硅材料因具有极高的储锂容量 (理论容量最高 按8∶1∶1的比例分别称取活性材料 、超导碳黑 、 聚偏氟乙烯 (PVDF),先将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 充分溶解于 NG甲基G2G吡咯烷酮 (NMP)中配制成浓度 为10%的粘结剂溶液 ,再将活性材料和超导碳黑加入 其中 ,超声 、搅拌使其均匀混合,从而获得电极浆料. 用涂膜器将浆料涂敷在铜箔上,120℃真空烘干 12h 后,于18MPa下充分压实,利用冲片机得到 ?14mm 的工作电极 .以金属锂片作为负极和对电极,Celgard 可达 4200mAh/g)、较低的放电电压平台而备受关注. 但由于锂在硅中的反复脱嵌反应会引起严重的体积膨 胀和收缩 ,最大体积膨胀达到约 400%,导致材料结构 破坏 ,使电极循环稳定性急剧下降 可有效减小体积效应 ,一定程度上提高循环性能 ,但却 .目前很多研究者将纳米或微米硅均 匀分散于结构稳定的碳材料中,利用碳基体对体积膨 胀的缓冲作用来改善硅负极的循环寿命 . 复合材 料中硅碳的比例也直接影响其容量和循环性能,硅的 相对含量过高 ,碳基体的承载力有限,循环性能较差; 0.01~1.2V.采用电化学工作站 Parstat2273 在室温 [4,5] .纳米化措施虽 2400聚丙烯多孔膜为隔膜, /的 LiPF6/EC+ DEC+DMC(体积比1∶1∶1)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 的手套箱中组装电池 (选用扣式电池 CR2025 使用武汉 Land电池测试系统对电池进行电化学 性能测试 .充放电电流密度为 50mA/g,电压范围为 1.0molL 极易发生团聚 [6] ). [7G9] 相对含量偏低 ,复合材料的容量则偏低 .因此 ,本文选 择合适粒径的硅粉,采用湿法混料,高温热解制备硅/ 石墨/碳复合材料 ,优化三者的组分比例,以确保复合 材料具有较高比容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