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觉得《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这里的“有效”包含有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课堂教学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教学目标预设的知识、技能,这是有效能的最基本要求,增长能力、获得发展是高一级的学习技能。高效率和高效能是在有效能的基础上的高要求,强调教学要讲效率和效益。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就其层次,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促进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有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为标志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新课程在注重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发展的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不可预知的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构建一套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引领教师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进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教育教学服务。
4、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二)研究内容
1、有效学习中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媒体运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