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母婴护理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母婴护理课程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
与
保健
妊娠37周末至42周末以前,体重≥2500g,
_______称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特征
新生儿期
是新生儿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的过渡阶段。
出生后4周之内
新生儿心率范围波动较大,平均每分钟120~140次。
新生儿血流的分布不均匀,多集中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
新生儿生理特征
冬天室温过低时,新生儿体温下降,
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和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生理特征
免疫
从母体可获得IgG、 IgA免疫球蛋白。
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睡眠
新生儿生理特征
每日约需20~22小时的睡眠
原因
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兴奋性较低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理特征
常见的
特殊现象
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积蓄,出现生理性黄疽。如黄疽出现过早,持久不退或逐渐加深,
应考虑病理性黄疽。
新生儿生理特征
原因:孕期母体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所致。
出生后5~7天时可见阴道有少量出血及白色粘液样分泌物,可持续1~2天后自行消失。
出生后3~5天,乳房轻微肿大有初乳样的黄色分泌物,一般2~3周内消失。
新生儿生理特征
新生儿出生后,主要有两方面的需求,
心理要求
新生儿生理特征
吃奶的需要与情感的需要。
护理评估
Apgar评分情况:10~8分。
体格检查情况:面色、体温、心率、呼吸、体重、身长、肝、脾、四肢及皮肤均正常。
脐带情况:脐部无渗血、出血,无分泌物,无臭味。
大小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
出生后数小时内排尿。
护理诊断
每日侧测体重一次,
如体重下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或出生后4~5天体重不回升,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维持正常体温、体重
保暖 冬季除保持合适的室温(22~24℃)
可采用母亲体温、热水袋,使用时要防止烫伤。
测量体温、 每日测体温2次,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呼吸、面色和哭声,
正常新生儿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哭声宏亮。
注意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
2、密切观察呕吐。
分娩时胎儿吞下较多的羊水,
出生后1~2天内新生儿常出现呕吐。
呕吐的新生儿应侧卧。
呕吐的新生儿推迟喂奶。
护理措施
哺乳后不宜立即换尿布。
出生后即可喂5%糖水,4小时开始喂奶,
每3~4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两次喂奶之间喂一次糖水,
护理措施
脐部护理
密切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或出血
如有渗血、出血可压迫止血或重新结扎。
每日护理中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4小时后再次在无菌操作下断脐。
每日沐浴后用95%乙醇揩净脐带残端和脐轮处。
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做好常规护理
沐浴
沐浴有淋浴、
盆浴、床上擦浴。
眼、耳、鼻、口腔护理
鹅口疮的护理
可于哺乳后半小时用双氧水棉签拭洗后涂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U/ml)或1%龙胆紫。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