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我们的传统节日
合作交流:
1.假如今天过节,你最想过什么节?
2.谈谈节日的时间、习俗及有关的故事。
3.交流过节日时的心情及收获。
春节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
1、除夕、过年
2、守岁 、压(祟)岁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
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
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
孩子就会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
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3、年味?团圆饭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更岁交子
相聚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有上元、元夜、元夕之称。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舞狮子,看花灯,
大家一起闹元宵。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
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
活动。 (4月4—4月6号之间)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踏青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它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
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
代表的民族品格的一种追求。
杀虫灭菌,净化空气,提神通窍。
米制凉食,清热降火。
激浊除腐
民族奋发向上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人们追求和表达的是完美、完善,登高敬老。
长久长寿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将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进行连线
农历九月初九
阳历4月5日前后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八月十五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