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组织交底单位
日期
2009年3月10日
参加交底
单位及人员设计交底内容及议定事项:
基槽开挖施工技术要求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l.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基槽钎探技术要求
1、钎探孔排列方案
槽宽 (cm) 间距(m) 深度(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 柱基 梅花型 1.5~2.0 1.5,并不浅于短边
2、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3、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队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4、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通-022
设计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组织交底单位
日期
2009年3月10日
参加交底
单位及人员设计交底内容及议定事项:
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通-022
设计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组织交底单位
日期
2009年3月10日
参加交底
单位及人员设计交底内容及议定事项:
砖砌体施工要求:
1、砖应提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