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作者 : 张太平
单位 : 北京协和医院
第四十一章
胰腺疾病
第三节 胰腺囊性疾病
第四节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
第五节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重点难点
胰腺假性囊肿的概念、诊断和治疗
胰腺囊性疾病的分类
胰腺囊性肿瘤、先天性真性囊肿和潴留性囊肿
胰腺囊性疾病
第三节
1.概念:由胰腺上皮和(或)间质组织形成的肿瘤或非肿瘤性(单发或多发的肿瘤样)含囊腔的病变
2.近年来检出率明显提高
3.分类:临床上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病变
外科学(第9版)
一、概述
外科学(第9版)
二、胰腺假性囊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
2.形成原因是胰液外溢积聚,刺激胰腺周围组织及器官的浆膜形成纤维包膜,因囊内壁无上皮细胞,故称假性囊肿
3.多位于胰体尾部
外科学(第9版)
二、胰腺假性囊肿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临床表现:胰腺炎或上腹部外伤后,上腹逐渐膨隆;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在上腹部可触及半球形、光滑、不移动、囊性感的肿物;体积大者可产生压迫症状、合并出血;囊肿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肿,合并感染时有发热和触痛
2.诊断:超声或CT/MRI
外科学(第9版)
二、胰腺假性囊肿
(三)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合并症以及除外恶性者,建议保守治疗
2.外科治疗:常用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内引流术、外引流术和胰腺假性囊肿切除术
适应证
出现出血、感染、破裂、压迫等并发症
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
合并胰管梗阻或与主胰管相通
多发性囊肿
与胰腺囊性肿瘤鉴别困难
连续随访观察,影像学检查提示囊肿不断增大
胰腺多发囊肿
囊肿与胰腺的关系
1.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数无症状
2.可出现压迫症状、上腹部疼痛不适或腹部肿物
3.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良恶性鉴别困难
4.近年出现了胆道光纤子母镜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超声内镜下造影等技术,有助于术前鉴别胰腺囊性肿瘤的良恶性
5.治疗
绝大部分为良性,临床上仅需密切观察
对于有症状、有恶变倾向及临床不能鉴别良恶性的PCNs,需手术治疗
外科学(第9版)
三、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
第四节
重点难点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治疗原则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手术方式
1.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小于8%
2.40岁以上好发,男性略多于女性
3.胰腺癌包括胰头癌(70%~80%)、胰体尾部癌,90%的胰腺癌为导管腺癌
(一)特点
外科学(第9版)
一、胰腺癌
外科学(第9版)
一、胰腺癌
(二)临床表现
1.上腹疼痛、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
2.黄疸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多数由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所致,呈进行性加重
3.可伴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常伴消瘦、乏力、体重下降
黄疸
1.血清生化学检查
(1)早期可有血、尿淀粉酶的一过性升高
(2)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
2.免疫学检查
(1)包括CA19-9、CA24-2、CEA等
(2)CA19-9最常用于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
(三)实验室检查
外科学(第9版)
一、胰腺癌
外科学(第9版)
1.胰腺薄层扫描增强CT及三维重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2.MRI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3.内镜超声(EUS)、ERCP
4.PET-CT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6.其他:腹部超声、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四)影像学检查
一、胰腺癌
胰腺癌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