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专栏 > 经营 > 常用范文 > 报告讲座 >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doc 35).rar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doc 35).rar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小:5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11/2(发布于甘肃)

类型:积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doc 35).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与“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06年的政府工作。

同时,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制定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提出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使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表现在: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1000亿元和1500亿元大关,预计2005年达到1894亿元,年均增长10.2%,是历个“五年计划”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10元,接近900美元。预计2005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54.6亿元,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123.4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支出达到428亿元,年均增长17.9%;累计消化财政赤字达4亿元以上。财政收支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4亿元,年均增长14.6%,超过了前五十年的总和。预计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8亿元,年均增长11.6%。

———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实现了省内基本自求平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马铃薯、酿造原料、中药材、制种、果蔬等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23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累计投入技改资金750亿元,年均增长18%。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能源等优势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45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105万吨。特别是兰州石化大乙烯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十五”时提出的“1161”工程全面实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3.7%。实现利润63亿元,年均增长43.4%。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3.4,比“九五”末提高69.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3.1吨标准煤下降到2.4吨标准煤,年均降低4.7%。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农林、城市基础设施等骨干项目。新增高等级公路26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3公里增加到1006公里,成为全国第18个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宝兰铁路二线、武嘉铁路电气化改造、敦煌铁路等工程竣工。建成了涩宁兰天然气和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等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118万亩、退牧还草2280万亩、封山禁牧1.1亿亩,6000万亩国有天然林全面禁伐,新建自然保护区21个、面积327.3万公顷。加大对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冬季大气污染和工业“三废”综合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914项,获得专利授权2447件。68个县区市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青壮年文盲率降低1.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发展到33所,在校生达到38万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夺取了抗击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机制初步形成,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人防、统计、工商、审计、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气象、测绘、新闻出版、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地震预防和残疾人救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改革开放成绩显著。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大型骨干企业控股、参股、并购大中型企业。下放了一批省属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中小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部分资不抵债、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了破产重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省级机构改革,推进市县级机构改革,撤并乡镇332个,精简幅度达到20%。削减、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1531项,减幅达66.2%。粮食、棉花等流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