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离子膜电渗析分离碱性料液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过渡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4/27 背景和意义 铝生产过程产生的氧化铝碱性料液的传统处理方法如萃取法、酸碱中和法、蒸发法等对于设备的要求高,效率低。 铝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碱性废水会污染地表水,影响生态平衡,同时也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碱性废水中往往会含有大量碱液和少量金属离子,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大量可利用资源的浪费。 意义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5/27 电渗析的定义和作用 m448 搜集整理 过渡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7/27 国内外研究进展 针对氧化铝生产中生成的赤泥废液,有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废碱液的回收。但是对碱性料液的处理,报道较少! 国外有相关专利报道,针对铝或铝合金用氢氧化钠进行蚀刻后产生的碱性废液,用电解电渗析方法进行碱和铝等的回收。该法在回收过程中极易产生氢氧化铝等沉淀,会对膜产生污染,同时,该操作过程为间歇不连续的,不利于实际生产。 VS 过渡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9/27 实验方案 设计四种不同的电渗析膜堆,在恒定电流和料液浓度的情况下,考察分离NaOH+Na(AlOH)4料液的能力,优选出一种膜堆,再考察工作时间对分离能力的影响 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连续性分离操作,共连续回收10次,考察膜在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先将膜在料液中分别浸泡3天、7天、14天,再进行料液的分离,研究腐蚀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10/27 1.实验装置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实验条件 1.阳膜(FSB膜),阴膜(AM-QP-30膜);
2.运行时间4h,电流密度350mA/cm2 电极液(0.5mol/LNaSO4,500ml) 回收液(0.1mol/LNaOH,500ml) 料液( 1.5mol/LNaOH+0.8mol/L NaAl(OH)4,500ml; ) 11/27 膜堆的设计 Model 1 Model 4—三重复单元 Model 3—二重复单元 Model 2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12/27 实验结果 OH-和Al(OH)4-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OH-、?Al(OH)4-、αk随膜堆变化曲线图 分析 1.从Model1到Model4,碱回收量逐渐增大 ;
2.随着重复单元数增加,偏铝酸根离子浓度增加较为明显 ; 1.随着重复单元数增加,OH-的回收率和铝泄漏率都逐渐增加;对Model4铝泄漏率过大不利于实际生产;
2.αk下降较为明显。 背景与意义 研究进展 方法、结果与讨论 结论 总结与展望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