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标准TB/T 2169-2002铁路中间站通信电源设备技术条件2002— 02— 09发布2002— 07—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前言本标准根据铁路通信网的使用要求规定了铁路中间站用通信电源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TB/T2169—1990《铁路中间站通信电源设备系列及主要技本条件》。本标准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惠军。1 铁路中间站通信电源设备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中间站用通信电源设备(以下简称“铁路中间站电源柜” ) 及铁路通信站用组合电源设备 (以下简称“铁路通信站组合电源柜” )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为 220V/ 380V、标准频率为 50Hz,交流输出电流不大于100A,直流额定电压为-48V、直流输出电流不大于 200A,以低压电器和电子器件组成的铁路中间站电源柜。本标准可作为“铁路中间站电源柜”及“铁路通信站组合电源柜”产品设计、制造、采购、使用及质量检验的依据。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6标准电压GB/ T762— 1996 标准电流GB/ T2681— 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 T2682— 19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GB/ T3047.1— 1995 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 T3797— 1989 电控设备GB/ T4720— 1984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第一部分:低压电器电控设备GB/ T9254— 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YD/ T637— 1993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YD/ T777— 1999 通信用逆变设备YD/ T799— 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基础电源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经过整流设备整流后提供的直流稳压电源。2 3.2.3.3.3.4.稳压工作上限定值满足蓄电池组均衡充电电压的最高值。稳压工作下限定值满足蓄电池组浮充充电电压的最低值。浮充充电以浮充充电电压对和负载并联的蓄电池组进行的小电流充电,以补充蓄电池组自身的电量损失。3.5.均衡充电以均衡充电电压对和负载并联的蓄电池组进行的大电流充电,以补充蓄电池组放电的电量损失及满足蓄电池定期进行均衡充电的要求。3.6.过放电蓄电池组的放电电压低于蓄电池组的放电终止电压。3.7.过充电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高于蓄电池组的均衡充电电压。3.8.电话衡重杂音电压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在 300Hz~ 3400Hz范围内的均方根值通过 ITU-T规定的电话衡重网络 (A)后,测得的杂音电压值。3.9.峰—峰值杂音电压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在 0MHz~ 20MHz范围内的峰一峰值。3.10.宽频杂音电压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在 3.4kHz~ 30MHz范围内的有效值。3.11.3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中各个频段的准峰值。3.12.直流配电设备电压降从直流配电设备的蓄电池端子到直流配电设备的负载端子通以直流配电设备额定电流时的电压降。3.13.并联冗余式单相逆变器几台逆变器并联运行均分负载时,当其中一台或多台逆变器发生故障时,无故障的逆变器仍能承担全部负载。3.14.蓄电池容量以10h率放电容量 C10为100%作为额定容量。3.15.不可用度不可用度是可靠性指标的表征。不可用度等于故障时间与故障时间和正常工作时间之和的比。3.16.系统系统系指联结在一个共同的标称电压下工作的导线 (线路)和设备的组合。4.产品组成和工作方式4.1.产品组成铁路中间站电源柜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器模块、逆变器模块及蓄电池组 7部分组成。铁路通信站组合电源柜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器模块、逆变器模块6部分组成。注:直流—直流变换器模块及逆变器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配置。4.2.工作方式外供交流电源正常时,外供交流电源通过交流配电单元向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及通信交流负荷供电;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并联工作,通过直流配电单元向通信直流负荷及直流—直流变换器模块、逆变器模块供电,同时向与直流配电单元并联连接的蓄电池组进行在线浮充充电或均衡充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