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B 05DB13河 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1517—2012 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规程2012 - 03 - 22发布2012 - 04 - 1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 1517—2012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存东、张永江、孙红春、刘连涛、董合忠、刘贞贞。I DB13/T 1517—2012抗虫棉防早衰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虫棉防早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部中早熟抗虫棉品种种植区,其他同类型棉区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1-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抗虫棉抗虫棉是指棉花细胞染色体上整合有外源抗虫 Bt基因的棉花品种。3.2早衰早衰是指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4主要生育指标和产量结构4.1生育指标4.1.1株高现蕾期 20 cm左右、初花期60 cm左右、打顶时85 cm左右、定型株高105 cm左右。4.1.2叶面积指数苗期 0.1~0.3,蕾期 0.5~0.7,初花期 1.5~2.0,盛花期 3.5~4.0,收获期 3.0~2.5。4.1.3三桃比例伏前桃 10%左右、伏桃 55%~60%、秋桃 30%~35%。4.2产量结构指标每亩产籽棉 250 kg~300 kg,密度 2500株~3500株,单株成铃 16个~22个,平均单铃重 4.5 g~5.0 g。5播前准备5.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生育后期叶功能好、单株生产潜力大的中早熟抗虫棉品种。5.2种子质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