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81.080 Q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13.1—2015 代替/ — GBT4513 2000 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Monolithic(unshaped)refractoryproducts—Part1:Introductionand classification (ISO1927-12012MOD:,) 2015-12-10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 GB T4513.1—2015 前 言 GBT4513/ 《不定形耐火材料 》包括以下8个部分: ———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第2部分:取样; ———第3部分:基本特性; ———第4部分:浇注料流动性的测定 ; ———第5部分:试样制备和预处理 ; ———第6部分:物理性能的测定 ; ———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第8部分:特殊性能的测定 。 GBT4513的第1部分。 本部分为 / 本部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部分代替 GBT4513/ —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ISO1927-12012:《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本部分与 : ISO1927-12012 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 ,附录A 中列出了本标准与 : ISO1927-12012 的章节编号对照一览表 。 本部分与 : ISO1927-12012 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 ,附录B 中列出了本标准与 : ISO268452008 的技 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 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具体调整如下 : 增加引用GBT2998/; ● 增加引用GBT5988/;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GBT6005/ —2008代替ISO5651990 :。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 )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瑞泰 耐火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秀芳、冯运生、李平、袁林、罗华明、章艺、陈伟、曹喜营、赵洪亮、赵继增、刘丽、 张周明、程水明、彭云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513/ —2000。 Ⅰ / GB T4513.1—2015 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范围 1 2 本部分规定了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产品品种和各种不定形耐火材料产品的分类方法。 本部分不适用于耐火原材料和没有结合剂的颗粒状耐火材料 。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 GBT2998 GBT2998 2001eqvISO5016: 定形隔热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 — , 1997) / GBT5988 耐火材料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方法(/ :, —, GBT5988 2007 ISO24772005 ISO24781987MOD:,) / GBT6005 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GBT6005/ — , :,) 2008ISO5651990MOD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不定形耐火材料 monolithic(unshaped)refractoryproducts 由集料和一种或多种结合材料组成 ,可以直接加入一种或几种适宜的液体后应用于施工现场的一 种混合料。 注1:不定形耐火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有机或陶瓷纤维材料 。 注2:这些混合物既可以是致密材料也可以是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是指采用烧后试样按ISO5016测定真气孔率不 低于45%的材料。 3.2 3.3 预制件 pre-formedshapes 生产厂为便于直接砌筑而将不定形耐火材料浇注或成型成一定形状的制品 。 注:预制件可以进行预先热处理。 结合形式 natureofthebond 结合形式取决于不用材料的硬化过程。 注1:结合形式可以是 : ———水化结合:在室温下固化和硬化; ———陶瓷结合:通过烧结形成固化; ———化学结合(无机或无机-有机复合):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硬化 ,但不是水化 ,反应是在室温或者是低于陶瓷烧结的 温度下完成 ; ———有机结合: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形成结合或硬化 。 1 / GB T4513.1—2015 注2:当同时具有几种结合形式时,按照在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结合形式来定义。 3.4 最大粒度 granulometricclass 通过率95%以上的最小筛网 (GBT6005/ )的尺寸。 3.5 3.6 施工用料量 yieldbyvolume 每立方米使用的材料量 ,精确到1%。 反絮凝剂 deflocculantingagent 能使材料细粉分散 ,避免团聚的加入物 。 分类 4 分类原则 4.1 不定形耐火材料按气孔率的大小分致密材料和隔热材料两大类。隔热材料是指采用烧后试样按 / GBT2998 测定真气孔率不低于 45%的材料。 不定形耐火材料按如下 4个准则进行分类 : ———产品类型和施工方式 (4.2); ———主要原料和化学组成类型 (4.3); ———结合形式(4.4); ———分类温度(4.5)。 产品类型和施工方式 4.2 耐火浇注料 4.2.1 由耐火集料和结合剂构成的混合物 。主要以干状交货 ,在加入水或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 通常采 取振动浇注、非振动(自流)浇注、捣打、喷射或必要时进行夯实等方式 ,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就可以成 型并硬化。 普通浇注料 4.2.1.1 含有水泥但不含反絮凝剂的水化结合耐火浇注料。 反絮凝浇注料 4.2.1.2 含有水泥、至少2%的超细粉()和至少一种反絮凝剂的水化结合耐火浇注料。这一类型分 <1 m μ 为4种,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