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75.160.20 DB52 E 31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18—2014 代替 DB52/T 618-2010 M15 车用甲醇汽油 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 2014-01-09发布 2014-02-01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52/T 618—2014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2 4产品分类 .......................................................................... 2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2 6检验规则 .......................................................................... 6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7 8安全 .............................................................................. 7 9实施过渡期 ........................................................................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8 附录B(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性附录)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11 I DB52/T 61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标准化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标准化院、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销售分公司、贵州黔晟新能源实业有限公司、黔西南州恒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东方红升新 能源有限公司、贵州龙和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云、邵建平、雷鸣、周鹰、何鼎元、刘胜兰、曾斌、罗梅、朱云乐、费小 申、王晓、马静、周烨、唐德华、李博、商红岩、杨戈坪。 本标准代替DB52/T 618-2010《M15 车用甲醇汽油》,与DB52/T618-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第1章适用范围;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第4章分类和标识; ——本标准第5章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M15车用甲醇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 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M15车用甲醇汽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和 污染物;M15车用甲醇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以及含磷、含硅等化合物。 ——删除了表1 M15 车用甲醇汽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表1 M15车用甲醇汽油(IV)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和表2建议性M15 车用甲醇汽油(V) 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未洗胶质”指标限值; ——将硫含量由“不大于 0.015 %(质量分数)”修改表 1 为“不大于 50 mg/kg”,表 2 为“不大于 10 mg/kg”; ——将烯烃含量由“不大于30%(体积分数)”修改表1为“不大于28%(体积分数)”,表2为“不 大于24 %(体积分数)”; ——将锰含量由“不大于0.016g/L”修改表1为“不大于0.008g/L”,表2为“不大于0.002g/L”; ——将低温抗相分离性能指标由“-20 ℃”,修改表1、表2为“-15℃”; ——修改了第6章6.2出厂检验; ——修改了第7章7.2; ——增加了第9章“实施过渡期”; ——修改了附录B中B7。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