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7.200.20 B33 DB36 备案号:48482-201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878—2015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防治技术规程 The Technique Rules for Control of Sesame Bacterial Wilt[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2015-12-21发布 2016-03-15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36/ T 878—2015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 1 2防治技术措施 ...................................................................... 1 附录A(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性附录)芝麻细菌性青枯病发生规律........................................3 I DB36/ T 878—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菊玲、李信申、肖运萍、熊艳、黄瑞荣。 II DB36/ T 878—2015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细菌性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防治的基本原则、防治时期、 选用药剂和防治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芝麻细菌性青枯病防治。 2防治技术措施 2.1农业防治 2.1.1合理轮作 芝麻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或与青枯雷氏菌的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 以及花生、甘薯、姜、大白菜、萝卜等青枯雷氏菌的寄主作物连作。 2.1.2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渍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高产品种。抗病品种应多样化,合理搭配种植。注 重抗病品种更换,避免长期种植同一品种。 2.1.3科学管水 高畦栽培,避免串灌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2.1.4合理施肥 根据产量水平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施肥量,以优质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为主。根据芝麻长势, 开花至结蒴期可选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砂等合理进行叶面施肥。 2.1.5清洁田园 发现田间病株应及时清除并带到田外集中烧毁,然后用生石灰粉进行病穴清毒。芝麻收获后,及时 清理病株残体。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注意及时清除青葙、凹头苋等青枯雷尔氏菌寄主杂草。 2.2物理防治 2.2.1晒种 播种前,晒种1d~2d, 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抗病力,减少烂种。 2.2.2温汤浸种 用55℃温水浸种10min或60℃温水浸种5min。 2.3化学防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