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17.020 N 22 DB22 备案号:44961-201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240—2015 低压电网电力线窄带通信技术规范 Low voltage power grid powe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2015-02-01发布 2015-03-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吉林业务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长祥、王珏昕、唐伟宁、刘云平、周力威、杨建荣、王朔、王汉杰、孟宇。 I DB22/T 2240—2015 低压电网电力线窄带通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电网窄带载波通信技术的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 本标准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电网窄带载波通信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1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由器router 采集各载波从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同时能和主站计算机或手持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 3.2 主节点primary node 载波通信发起的主控方。 3.3 相别 phase ID 相差120度角的三相电网的每相线路的标识。 3.4 从节点 secondary node 采集器或计量点所在的载波节点。 3.5 信道channel 窄带载波传输的介质。 1 DB22/T 2240—2015 3.6 3.7 信道标识channel ID 标识信道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通信时隙communication time slot 在工频周期的半个周波10 ms内,分为三个时隙,每个时隙为3.3 ms。过零的3.3 ms为主时隙,其 余为辅时隙。 3.8 信号品质signal quality 节点对载波信号解调正确率进行线性分级。 3.9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将网络层数据调制为载波信号,发送到电力线媒介上;或者接收电力线媒介的载波信号解调为数据 报文。 3.10 网络层network layer 实现宽带载波通信网络的组网和网络维护、路由管理以及应用层报文的汇聚和分发,以及对数据报 文的发送和接收。 3.1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实现本地通信单元之间业务数据交互,通过网络层完成数据传输。 4物理层 4.1信道时隙 在50 Hz的半个周波10 ms内,分为三个时隙,每个时隙为3.3 ms。过零的3.3 ms为主时隙,其余为 辅时隙。时隙图如下: 单通道载波通信信道时隙见图1。 2 DB22/T 2240—2015 图1单相表载波通信信道模型 三通道载波通信信道时隙见图2。 图2三通道载波通信信道模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