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B22 DB3213 宿迁市地方标准 DB 3213/ 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high-yieldcultivationofwheat inHuaibeiArea2019-08-30发布2019-09-30实施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3/ T1007—2019 前言 本规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之政、张明、吴优、杜小凤、张洪树、杨超、顾大路、于海艳、何井瑞、王 飞兵、高攀、程玲娟、杨国兆、韩必荣。 I DB3213/ T1007—2019 淮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的目标、品种选择、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 病虫草控制、化控及收获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宿迁等淮北地区小麦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440-2001尿素 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 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525-2012有机肥料 NY/T 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目标 3.1 产量及产量结构目标 正常年份按本技术規程实施,与一般生产水平相比,倒伏率≤10%, 667m2增产10kg以上;一般667m 2 产量500kg~550kg地块,667m 2穗数(39万~48万)/667m 2,穗粒数32粒~35粒,千粒重40g~48g,基 本苗(22万~25万)/667m 2,冬前最高总茎数(75万~90万)/667m 2。 3.2 技术目标 重点解决小麦高产与倒伏率的矛盾,以“争高产、水肥高效”为目标,采取合理播种、及时化控、 配套栽培等技术,实现小麦高产、节水、抗倒的目的。 4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4.1品种选择 1 DB3213/ T1007—2019 要求良种兼备抗寒、抗旱、抗倒伏、抗(耐)病等综合优良性状,一般产量(500~650)kg/667m 2, 具备700kg/667m 2的生产潜力;小麦加工面粉品质良好,满足加工企业要求;目前可供选用的主要品种有 江麦816、瑞华麦520、淮麦40号等;与此同时,种子质量应符合GB404.1-2008标准要求。 4.2播前准备 4.2.1选地与整地 4.2.1.1选地 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 ≥2%的耕地;灌排系统外三沟配套。 4.2.1.2整地 持续旋耕整地的田块必须深耕,耕翻深度25cm~30cm,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近年 深耕过的田块则可采用旋耕整地方式,旋耕深度12cm~15cm。无论深耕或旋耕整地,都要力求地面平整, 耕层上虚下实,确保整地质量,以利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全苗匀苗;结合整地修好田埂,田埂底宽60cm~ 80cm。 4.2.2施基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倡使用配方肥料667m 2产小麦500 kg~550 kg推荐总施肥量:纯氮16 kg~18kg, 五氧化二磷8 kg~10kg,氧化钾8 kg~10kg,商品有机肥1000kg。全部商品有机肥、磷及50%的氮肥、 钾肥做基肥。一般每667m 2施45%(15-15-15)复合肥30kg~40kg,尿素10kg或相同含量的复混肥。基肥 采用先撒肥,后翻耕或旋耕将肥料埋入土中。 4.3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3d~5d晒种4h~6h。 4.4播种 4.4.1播期 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 4.4.2播量 最佳播期范围内播种量10.0kg~15.0kg/667m 2,播期每推迟1d,播种量增加(0.3~0.5)kg/667m 2。。。。。。。以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