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 要 创业企业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人力资本异质性 与知识转换能力的调节作用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其《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曾阐明,知 识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从现今各方面的证 据显示都足以佐证说明,知识在企业内和社会组织中已逐渐取代其他各种生产要素, 而成为组织能不断成长的主要关键因素。但知识对于任何企业组织的竞争而言都不可 能是无限的,充其量只够用来达成阶段性某些特定的目标,一个组织如何能不断的创 新知识,除了全体成员必须愿意不断累积及分享个人的智慧和经验外,还要有能引导 企业高管成员有效整合及善用现今信息科技的导入战略及应用系统(Sorenson,2013)。 这些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已经到来。知识的创新性挑战不可避免。 所谓知识经济时代,是指工业化发展的后期,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并形 成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型经济体系。创业型经济体系的特质是能够对知识加以创 新的应用,这个“知识”的包括范围远超过所谓的高科技,而知识发展与有效应用, 就是今天发达国家社会持续成长的主要驱动力(Goerzen and Beamish 2005)。劳动力、 土地、资本、企业家与创业精神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其中劳动力、土地、 资本属于传统的生产要素,企业家的主要功能则在于推动企业创新,而创新与创业精 神正是形成创业型经济体系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网络的复杂结构和知识创新, 对于企业的创新体系构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Shaner and Maznevski,2011;Sampson,2017)。在新企业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为了发挥知识创新 的作用,创业企业将大力整合人力资本并不断完善其知识转换能力,以期强化组织的 知识创新绩效。 本研究将从知识视角出发,剖析创业企业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并探 究多元的人力资本和企业内部的知识转换能力对上述关系的权变性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创业企业的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影响二者 关系的权变因素。这些都是知识管理领域、社会网络领域以及创业领域的核心议题之 一,本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第一,分析创业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是结构II 洞理论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如何利用结构洞生成新的知识以驱动知识创新不仅影响组 织的绩效,更影响创业组织的成长,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将会对创业企业具有特殊意 义。 第二,深入剖析知识网络密度与知识创新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创业企业 知识网络密度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能够为创业企业构建网络关系以及构建何类关系提 供一定参考。 第三,深入分析知识网络集中度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网络集中度决定了网络参与 者行动轨迹和路径,以及处理网络关系的手段(Schneider 等,2002)。本文对这一关系 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网络集中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能够为创业企业如何识别网络 以及参与网络的深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这一关系也是本研究的难点。 第四,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边界作用。如前所述,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环境下创业 成功的关键因素和战略性资源,可以拉开与竞争者的竞争距离,迅速适应环境变动 ( Aaker.1989: Barney.1991)使企业逐步构建持久竞争优势。人力资本特性对于知 识网络中知识的流动、知识的转换、知识的创造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分 析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上述三个关系的调节效用。 第五,知识转换能力也是知识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其边界作用决定了知识网 络结构的效益,尤其是上知识转换能力对上述三个关系的影响会深化创业企业的网络 关系认知与选择。 从上可知,本文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探讨知识网络结构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机理,将知识网络结构的各维度,即知识网络结构洞、知识网络密度、知识网络集中 度作为前因变量,分析他们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人力资本异质性以及知识转换 能力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果。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以社会网络理论探讨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议题,能够进一步丰富网络结构 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深化知识创新理论。 网络结构是组织中信息与知识传导、创新的一张地图,而 Cross et al.,(2001) 以及 Burt(2017)的研究指出,即使一些组织拥有技术上领先的平台以及获取、识别与 储存的知识制度和经验,但人们仍倾向通过人际间非正式网络寻求知识、获取问题的 答案。但近年来大多研究者多着重在以 Nonaka 所提出的知识创造理论框架下来探讨知III 识与创新议题之间的关系,尤其关注知识转移能力的构建,对于组织间非正式互动及 所处的网络位置结构等关系的研究则较为缺乏。本研究即从企业互动的角度出发,并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创业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之相关议题。 这不仅丰富了创业相关理论,也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网络理论,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知 识网络结构的认知。 其次,以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创业企业组织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网络分析 法,更深入探究特殊网络结构的作用。 Krackhardt(1993)是将网络分析运用在组织行为研究上的开创者,Tichy (2011) 强烈建议组织行为的研究,应该采用网络分析的观点,并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个 体属性、组织成员间关系网络结构,而 Balkundi et al. (2007)也认为,通过对经典 的组织行为的研究能了解网络的重要性,例如网络结构洞、网络密度、网络集中度与 绩效的关系,等等。Burt(1992)更企图提出一个融合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分析模式, 以网络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替企业进行诊断。由于社会网络问卷所调查的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是企业成 员间互动关系之关系性数据,并且由企业成员互评且记名方式进行,因此在数据收集 过程上较传统匿名问卷更为困难,而过去以社会网络理论进行实证的对象大多属于概 念性或传统自评的非关系性数据。本研究获得了创业企业的协助与配合,克服了社会 网络分析中最困难的问卷数据收集,从社会网络分析角度,针对研究对象(创业企业知 识网络)进行完整的网络分析,了解组织之间知识交流、分享与创造的情形,以协助组 织妥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知识。 再次,以完整的样本实证网络结构洞与知识创新之间的曲线关系,突破了二者之 间正相关的局限,进一步丰富了网络结构洞的相关研究。 目前对于社会网络理论中结构洞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学者对结构洞和绩效的关系 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结构洞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关系(Ahuja,2000、Burt,2004)、负 向关系、甚至存在曲线关系(Balkundi et al,2007)。据此,本研究利用网络理论架 构及研究对象样本的完整性来探讨此议题,而经实证结果指出,对于创业企业而言, 知识网络结构洞与知识创新之间确实存在倒 U 型的曲线关系。这一结论突破了现有研 究的局限性,得出了与主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网络结构洞理论。 最后,进一步解析了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边界作用,深化了人力资本异质性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首先缘起于英国的 labor Management。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出现各 式名称,最后发展至以人力为组织资源概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吴宏孝,2007)。从人力IV 资源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经济学理论视人力资本为个人在教育训练上的投资,其结 果是个人收入与生产力提升(Lazear.1998:Kaufman,1994)。人力资本是企业成长、 创新与战略革新的基础,任何作业流程的改善或新奇想法的建议,都来自于人员智慧 的结晶。简单来说,人力资本是企业内管理者与员工所拥有的技术、知识与能力( Bassi and Van Buren,1999;Iymn,1999; Dzunkowski,2000),是组织技术累积与个人知 识的结合。现有研究聚焦于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对绩效、对团队效能),较少分析人 力资办特质(如同质性、异质性)对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Prieto 等,2012)。而关于人 力资本对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的关键性影响的研究更是鲜有。本研究突破这一局 限,探究人力资本特性的边界作用,这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源相关研究,也为创业企 业构建人力资本基础,配置人力资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知识网络结构,知识创新,人力资本异质性,组织转换能力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V 第 1 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1.1 理论背景..1 1.1.2 实践背景..3 1.2 研究意义........7 1.2.1 理论意义..7 1.2.2 实践意义..9 1.3 研究内容......10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1.4.1 研究方法12 1.4.2 技术路线13 第 2 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5 2.1 相关理论基础.......15 2.1.1 知识管理理论.15 2.1.2 社会网络理论.28 2.1.3 人力资本理论.33 2.2 知识网络结构相关研究41 2.2.1 知识网络的缘起......41 2.2.2 知识网络的定义......42 2.2.3 知识网络的特征......44 2.2.4 知识网络结构.44XII 2.3 知识创新相关研究........48 2.3.1 知识创新的内涵......48 2.3.2 组织知识创新.49 2.3.3 知识创新的衡量方式 ......50 2.4 人力资本异质性相关研究 ....50 2.4.1 人力资本的多样性..51 2.4.2 人力资本的类型......52 2.4.3 人力资本及其影响结果 ..56 2.4.4 人力资本异质性......57 2.4.5 人力资本异质性对绩效和组织承诺的影响 ......59 2.5 知识转换能力相关研究 ........60 2.5.1 知识转换能力的内涵 ......60 2.5.2 知识转换能力对绩效的影响 ...61 2.6 研究述评......61 2.7 本章小结......62 第 3 章 变量内涵界定与假设提出 65 3.1 变量内涵界定.......65 3.1.1 知识网络结构.65 3.1.2 人力资本异质性......69 3.1.3 知识转化能力.71 3.1.4 知识创新76 3.2 假设提出......77 3.2.1 知识网络结构洞对知识创新影响的假设 .77 3.2.2 知识网络密度对知识创新影响的假设 .....80 3.2.3 知识网络集中度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假设 .84XIII 3.2.4 知识网络规模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假设 .....84 3.2.5 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调节作用....85 3.2.6 知识转换能力的调节作用........88 3.3 研究假设总结.......89 3.4 本章小结......91 第 4 章 实证研究设计...93 4.1 问卷设计......93 4.2 调研样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