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崇州市街子镇总体规划(2009-2020)实施评估报告
2012.03.13
一、总则二、街子镇概况 三、总规要点及简要评价四、总规修改必要性分析五、修改建议
(1)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及时发现街子镇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根据新形势下的政策进行调整,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总体规划的动态实施。
(2)有效指导对规划的修改
对街子镇总规编制进行有效的反馈,并从客观的角度对规划编制进行合理的评判,以更加科学地指导新一轮总体规划修改,确定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评估目的
街子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域规划范围和镇区规划范围两个层次。
(1)镇域规划范围
街子镇行政辖区范围,41.18平方公里。
(2)镇区规划范围(重点评估范围)
东至街子镇与大观镇的交界处,东南至新川西旅游环线,西至街子镇与三郎镇交界处,西北至天国山、笔架山脚,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4.6平方公里。
2、评估范围
(1)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
《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2009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年)
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2)相关规划
《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崇州市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
《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鸡冠山—九龙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0)
《成都市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2011年)
《街子古镇提升规划》(在编)
3、评估依据
一、总则二、街子镇概况三、总规要点及简要评价四、总规修改必要性分析五、修改建议
崇州市西北部,地处崇州市与都江堰市两交界处,与都江堰——青城山毗邻,系青城山系之凤栖山,距崇州市区20公里,距成都市区57公里,距都江堰市区23公里,距青城山仅8公里。
镇区位于镇域的北部,南邻元通镇,西至三朗镇,北接大观镇,处于崇州市与都江堰市两交界处
1、地理位置
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后蜀孟昶广政12年(公元949年)置征税院于此,广政16年(公元953年)开征税为永康县,隶属蜀州。
元世祖忽必烈至公元20年(公元1283年)并县入崇庆州,易名“四界镇”。
元惠宗至正23年(公元1363年),明玉珍在蜀称帝(国号夏),复置永康县。
此后街子逐渐衰落,人烟日渐稀少,至清代末年街子场属怀远镇境域。
民国24年(1935年)设街子联保,民国29年(1940年)建立街子镇。
1941年改镇为乡,建国后仍名为街子乡,1992年撤乡建镇,名街子镇。
2004年街子镇与上元乡合并为街子镇至今
2、历史沿革
街子镇的地质构造为龙门山褶断带的强烈上升地质,境内多奇沟异壑,自然景观突出。街子镇西北群山连绵,与青城山连为一体,系青城山三十六峰之凤栖山,因山形似凤,山幽林秀,百鸟啾啾,如和凤鸣,自古有藏龙栖凤之称,故名凤栖山。
镇域地貌半山半坝,西北为山丘区,面积11.7平方公里,东南为平坝区,10.5平方公里。全境最高海拔1149.6米,最低海拔606米。最高峰是莲经村二组的土地岭,海拔1149.6米。最低处是忙城村四组(街子与元通交界处),海拔606米
3、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