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义乌小商品城专题研究 目录 城市与经济发展
小商品城发展历程
小商品城的发展现状
小商品城的竞争力探析
“小商品城”在中国 城市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世界最大的市场、工贸联动、产业布局 城市概况 城市形象: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世界第一大市场(联合国、摩根斯丹尼评定)。
现代化商贸名城
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
小商品研发中心和交易展示中心 城市概况 区位: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至省会杭州百余里。南通广东、福建,西接长江腹地,东面与宁波、上海相距不远。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原隶属于金华市,后由县升为市。
人文:
义乌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70万。外来常住人口为100万。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
城市概况 交通:
义乌市拥有发达的陆空运输,便利的交通使义乌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实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铁路运输:新建成的后宅火车站已经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4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7平方米。候车室设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站候车。
公路运输:杭金衢高速、金甬高速穿境而过,03省道、20省道、37省道更是把义乌与周围地区紧密的联系了起来。正在兴建的义乌至兰溪公路、义乌至武义公路、东阳至义乌至浦江公路、义乌至浦江二线公路,都将为义乌的物流提供方便。
空中运输:义乌机场是全国第二个县(市)级中型航空港,已达到4C级机场规模。先后开通的航线有广州、北京、汕头、厦门、深圳等十多条 城市概况 城市发展历程
义乌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兴商建县阶段(1982-1993年)。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市场化为主要推力,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工业强市阶段(1993-1998年)。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产业体系。
城市化阶段(1998-2003年)。实施城市化战略,工贸联动催生城市化进程,形成了现代化商贸名城。
迈向国际化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功能完善和业态提升,形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演进为国际性商贸城市 经济发展概况 GDP: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9亿元,同比增长15.7%,2008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9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
小商品市场持续繁荣,2008年全年实现成交额461亿元,其中小商品城成交额348亿元 经济发展概况 产业经济:
2007年,义乌市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1.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产值194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15.1亿元,增长16.1%。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2.8:46.1:51.1。属于典型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城市经济 经济发展概况 义乌市产业布局(2006-2020年)
从义乌市的产业布局可以看出,产业布局与城市化建设协调统一,共同推进:
城市发展按轴线规划:
保持老城区的政治中心功能,形成以行政管理、传统工业和休闲娱乐为主的城市功能区。
建设宾王中心,形成以金融、信息会展为主的城市信息中心功能区。
产业发展按组团规划:
第一产业主要以养殖业、林业为主、突出传统丝绸业、林业和糖业加工的优势,逐步向生态农业发展。加强与第二产业的结合,形成农业加工产业,组团式分布。。。。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