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养齐云山水 享休宁福地
休宁- 齐云山
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
TOURISM STRATEGIC PLAN OF QIYUN MOUNTAIN OF XIUNING
第一阶段
中期沟通
2011.11.20
“2009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 0.47 ,大大超出0.4 的警戒线。
而在30 年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1-0.27 。”
—— 世界银行报告
“十二五” 谋三大转型
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机制创新
经济规模与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外需转向内需,从高碳转向低碳,强国转向富民
“ 十七届五中全会” 重要内涵 : 包容性增长
“规模扩张模式”转向“质量提升模式”
淡化GDP指标,强调区域综合价值
就业和消费增长是城镇化的核心目标
中国发展基本方略主线 : 人本、绿色、创新、协调
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
引言
Preface
国家战略的两个核心 — 可持续与社会公平
区域命题
战略诉求
发展模式
用地分析
空间结构
概念规划
市场锁定
资源挖潜
总体定位
产品体系
问题研判
空间突破
体系重构
定位休-齐 破题黄山 STRATEGIC ISSUECONCEPTUALDESIGN PROSPECT
CONTENT
目录
5 空间意象 4 概念规划PLAN3 POSITIONING XN-QYS2 REDISCOVERHS1 战略命题
项目布局
设计意象
区域命题
战略诉求
发展模式
战略命题
Strategic Issue
区域发展命题
Regional Mission
产业融合和结构创新
产品和功能结构创新
国民经济的
战略性支柱产业
经济目标
文化目标
环境目标
政治目标
鼓励专项改革试点
增加旅游用地供给
探索资源一体化管理
行政管理体系改革
探索
新模式
机制创新 结构创新
确立
新目标
奠定
新地位
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中国旅游发展大势
1992
国家级度假区
度假概念的提出
东部沿海开放地区
2010
国际旅游岛
旅游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国际性度假目的地开始成型
1978
入境观光
初级观光旅游
古都、名山大川
?
从滨海度假向内陆度假扩展?
中国度假模式的创新?
国家战略的诉求与高铁时代到
来,给中部地区传统名胜观光型旅游
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对旅
游业发展模式、产业、产品的
构建也提出了新的命题
区域发展命题
Regional Mission
引擎效应
包容效应
核心旅游
资源
兼顾多元主体
区域/ 政府
本地居民
游客群体
投资主体
表征发展模式:
承载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的多元价值
形成基于“区域综合价值”发展模式的载体
外溢效应
结构效应
调整经济结构:
提升区域 “绿色GDP”份额
形成公平化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
引领产业构建:
以复合型旅游服务产业为
核心,并对接:
文化产业;
教育产业;
医疗健康业;
商务服务业;
旅游产品加工业;
……
旅游业:黄山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先导:重新认识黄山
战略主体:精确定义休宁
区域发展观:
挖掘区域综合价值而非“单一
经济价值”发展模式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区域发展模式和诉求
RegionalDevelopment Model
社会价值
区域发展
综合价值平台
以文化应用促进文化显性化
生态价值
创造永续性核心价值
生态文明
社会化
生态保障
社会平台
区域/政府
投资主体
游客群体
本地居民
+
+
+
包容性增长:
满足多元利益主体诉求
用新的区域发展观审视和考量“黄山-休宁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综合诉求
Multirequest of RegionalDevelopment
用新的区域发展观审视和考量“黄山-休宁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综合诉求
Multirequest of RegionalDevelopment
旅游发展模式
TOLD Strategy
位于边缘地带的资源次优区,
如何走出名山大川的阴影效应?
区域发展转型更多依赖“资源价值”,而非“资源规模”
从“比较优势”驱动转向“创造性竞争优势”驱动
风景区:旗帜性吸引物
度假区:消费集中地\ 驻留地\ 价值释放地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