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银色浪潮”来袭
养老中国
01
养老现状简析
PARTONE
人口老龄化加剧
基本养老保险困境重重
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滞后
商业险潜力巨大关于人的寿命期限,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理论与公式,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推算,人的寿命都应该在100岁以上。
比如,见证了中国历史三个世纪转折的宋美龄活了106岁。
如果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生命长度,认为在2000年后出生的人可望达到120岁的预期寿命。甚至有人暴出惊人的消息,到2050年人的寿命可能增加到150岁!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1亿,占总人口16%。且正在以每年超过0.5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62亿。根据目前总和生育率和实际赡养能力的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可能提前进入超度老龄社会
中国迈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
来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
进入老龄社会: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老年赡养比约为10:1
深度老龄社会: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老年赡养比约为5:1
超度老龄社会: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0%,老年赡养比约为2:1如今,国际卫生组织对年龄阶段做了新的划分:
45岁以前是青年,
46岁~60岁是中年,
61岁~75岁是预备老年人或年轻老人,
76岁~90岁为老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年龄的新定义30年后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高峰届时3个人中有一个为老人,意味着每三个人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帮助社会再供养一位老人
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之比
1988年 6.4 :1
2000年 5:1
2015年 4.2 :1
2030年 3.3 :1当“养老” 逐渐成为国家及市民关注的焦点时,
我国养老机制是否足以支撑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
我国养老保险目前的发展又是否能提供充足的养老保障?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是
强制执行基本养老保险
政府鼓励的企业年金
个人自愿的商业保险
这三个层次间通过比例调节可以确保稳定的退休收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基本养老保险困境重重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目前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
2013年10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在人社部做的一项调查中,有23%的工作人口中断了缴费
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我国养老金收支缺口频现,很多原本做实了个人账户的地区均不得以“借支”之名挪用个人账户。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记账额就已经接近3万亿元,但真正做实的个人账户额度只有4000多亿,个人账户被用空了近3万亿。面对基本养老保险困境重重,职业年金发展相对滞后,较低的覆盖率及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商业养老模式逐渐成为“新宠”。商业保险历经30多年的发展,机制已非常趋于成熟,可以充分弥补其他两大养老层次发展所缺失的养老保障。
随着养老问题升温,商业养老险保险因具备理财、养老、规避长寿风险等特点而受到青睐
商业险成为养老的有利补充,同业纷纷推出养老险产品02
商业保险发展前景巨大
PART TWO
01.降息周期已开启
02.养老双轨制合并
03.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
04.退休年龄延迟利好一:降息周期已开启,凸显养老类产品的长期投资优势
利好一:降息周期已开启,凸显养老类产品的长期投资优势
利好二:养老双轨制合并,刺激公职人员养老险购买需求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养老金并轨制正式实施……
按原来体制,公职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显著高于同等工龄的社保,现在双轨制取消,他们退休后的福利水平将趋于社会均等化,较大的心理预期落差,会刺激购买商业养老险的需求,以保障退休后体面生活。且公职人员购买力较强,增添商业养老险之购买生力军。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