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北碚区新城较大规模的拓展主要在 2002 年以后,相对于重庆其他主城区而言,具有起
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特别是自年以来,新城拓展速度基本处于重庆市前三位,对重
庆市整体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加; 年设立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范
围覆盖了北碚区的蔡家片区与水土-复兴片区,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首次国内考察赴重庆,
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考察对象之一,该公司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工业园。因此对北碚
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效益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北碚区扩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时间段进行研究,即:2001 年的初始期,
年的发展期, 年的繁盛期。研究数据主要采用重庆市北碚区 2001 年、 年以及
年三个时段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三个时段的 GIS 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图,
遥感影像图、地形图为辅助研究图,运用空间分析法和建模法结合 ARCGIS、FRAGSTATS、
EXCEL 等软件对北碚区土地覆被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由于北碚区 2001
的五年内属于新城拓展活动的萌芽初始状态,该时期内的用地类型转化相对简单,土地利
用效益变化平稳,为了更有效细致的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截取具有代表性的北碚区
年到年六年数据进行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综合评价北碚区由于新城拓展驱动土
地利用/覆被变化而导致的土地利用效益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趋势和相对提升程度,并构建
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模型,评价该时期内各类效益的协调程度。对北碚区 2001 年、
年以及年 3 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土地覆被变化四项指标、景观格局六项指标等进
行计算分析,并构建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北碚区自 2001 年到
年的十年间用地类型发生大幅度改变,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变换明显,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
土地利用效益起伏,主要变化如下:
(1)通过土地覆被变化分得出:10 年间,北碚区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一级农用地为主导
类型,建设用地其次,未利用地逐步向建设用地转化;二级耕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其他农用地不断向林地和园地转化,二级居民点工矿与交通运输用地不断增加,其他用地
类呈基数下降。表明:北碚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速度较快,新城拓展项目实施
顺利,与旧城改造区相比较,北碚区作为新城开发区更明显的表现为,改造前后一级地类
与二级地类下的用地类型数量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开发前期出现滥占耕地搞开发的现象,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耕地数量得以恢复,说明重庆市严格执行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
措施
(2)通过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得出:10 年间,区域斑块的复杂程度逐渐降低,与旧改区呈
现截然相反的结果,新城拓展对于地类的归并效果良好;斑块发展趋势显示着区域的逐步
向外扩张;同时,10 年间的景观破碎度呈现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波动趋势,到年,
景观异质性降到最低,变异系数减小,在此时间段内北碚区得到合理的规划;景观优势度
最大的始终为农用地,其他地类呈现多样性的趋势,建设用地的景观优势度逐步增大;各
种地类的分维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自新城拓展活动开展以来,北碚区的自然景观受人为
(3)通过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得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北碚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持续向社会
需求的方向发展,但北碚区经济水平相对于其他主城较低,生产总值以第一、第二产业为
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虽然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但对工业的投资较少;北碚区幅员较小,
人口不断增加,地均人口值较大,新城拓展活动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待提高;10 年
间北碚区的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且均匀分布,区域绿化程度高,因此区域的生态效益指标均
高于重庆整体水平。总体而言,北碚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与北碚区经济增长水平发展一
致
北碚区自进行区域新城拓展活动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斑块的复杂
程度与破碎程度都出现波动,斑块形状呈现复杂状态,区域的地类呈多样式发展,用地效
果提高,土地利用率上涨,整个区域呈现良好的生态发展趋势。结合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变
化评价,用地类型的改变使得北碚区城镇化速率加快,城镇化水平较高,地类的多样性使
用地结构趋向合理化,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同时自然景观受人为影响越来越大,相较研究
初期,研究后期的北碚区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高
关键字:新城拓展;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土地利用效益;
。。。。。。以下略,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
版权所有: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2025 客服电话: 0411-88895936 18842816135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