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当前,在世界经济多元化、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赊销
越来越广泛被企业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赊销逐渐成为了国
际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交易结算方式。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赊销交易已占企业全部
销售金额的60%-90%,由此而激增的销售收入若仅表现为光鲜亮丽的企业应收账款,最
终构成权责发生制下的账面盈利,而没有实际现金流的支撑,那么,企业如此趋之若鹜
的盈利将不是真实利润,而是“画饼充饥”。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
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的理论,以CM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该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且管理不当的现状出发,着重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
CM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
决方案。即通过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涵盖理念、流程、方法,找出关键控制点,
改进其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CM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理论结合实践,研究了如何强化国内委托代工、服务外包业务中,发包方企业
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对于推进和提升该类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
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金流;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
绪论
1.1研究背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永远是多数人为之追逐的目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当商品经济发展到
一定程度,为了逐利竞争,餘销便应运而生,应收账款也随之而来。
赊销,即信用销售。
如果买卖双方釆取一手钱、一手货,钱货两清的交换形式就不会产生应收账款。但
这种现款交易常常会因为受制于各种因素而给交易带来不便,诸如买方资金周转的压
力,买方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时间,买方资金成本降低的需要等等。随着,市场竞争的
日趋激烈,尤其是标的物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的供大于求而打破了商品交换
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平等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卖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驱使,无论是刺激
买方的购买力,还是消化企业库存,无论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还是与客户
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是主动,或是迫不得已都选择了除销。即卖方让买方先取
走货物或先消费劳务,然后,买方再按协议的约定日期履行付款。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
赊销方式,使得商品所有权的让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相分离,应收账款产生了。
据统计,发达国家信用销售的比例高达90%以上,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2/3左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赌销逐渐成为了国际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交易结算方式。而我国信
用销售起步较晚,大约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但发展速度惊人。统计数据显示:在中
国,赊销交易己占企业全部销售金额的60%-90%,敢于对赊销说不的企业凤毛麟角。不
过鉴于中国国内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信用管理发展程度较低,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原因,信
用缺失问题日趋严重,使得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增速迅猛,由此带来的企业现金流问题、
应收账款呆、坏账问题和一系列衍生问题愈发突出。
随着2007年以来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勸海经济
带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各类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赊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应收账款的
回款难度进一步加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就更加凸显。
2014年2月27日,全球知名的信用保险公司“科法斯集团”发布了《中国企业信
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该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拖欠货款的现象愈发普遍,2013
年度,中国采取赊销交易的企业中有82%的企业遭受了卖方货款的拖欠,比2012年度
高出5个百分点,处于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工业机械、化工、家用电子以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