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近年来,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出生率的降低,人均寿命的延长使我国
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伴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也逐
渐显现出来,这使得老年人无法完全依靠养老保险安度晚年,势必进行储蓄以防
范风险。而居民储蓄较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这不免使我们将人
口结构、养老保险与我国居民储蓄偏高联系起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养老保险在
影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该是影响居民储蓄的原因之一,但究竟二者与居民储蓄
之间具有怎么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别对人口结构影响储蓄的理论和养老保险影响储蓄的理论进行
了阐述。在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又对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进
行分析。其次,分析了人口结构、养老保险与居民储蓄发展的现状。在实证分析
中文章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全国30个省市2001年--2012年12年的
数据。先对全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养老保险支出数据拟合效果并不显著,
这样就会导致无法判断养老保险对于储蓄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为了分析养老
保险对于储蓄影响的具体情况,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
构建三种不同的模型比较分析发现,当不考虑养老保险因素的存在时,人口年龄
结构对储蓄的影响,少儿抚养比对储蓄为正向的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储蓄为负向
的影响,但一旦考虑养老保险因素,则影响方向发生了改变,这说明了我国当前
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另外,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水平都呈现出区域性发展
的特征,因而文章对东、中、西部进行了划分,基于划分对其区域性的影响效果
进行研究。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不断改进或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人口结构的政策,
使养老保险制度完成向国民提供保障的基本功能前提下能够更好发挥拉动经济
增长的作用。
关键字:人口结构;养老保险;居民储蓄;代际交叠模型;固定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