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楼间隔震支座安装质量控制
发布人:高行友王慧慧
江苏时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4
一、工程概况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工程由江苏时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工程特点:
1.该工程为框剪结构,建筑高度77.5m,面积6.8万㎡,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三层;
2.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震加速度0.3g;
3.采用楼间隔震技术,隔震层设置在四层裙房顶部,距离自然地面25.1m;
4.隔震支座最大直径1300mm,最大质量38.4KN。
二、QC小组概况
三、选题理由
1.楼间隔震技术,目前在国内首次采用,无施工经验可循;
2.隔震支座下预埋板单体最大面积1700mm×1700mm,而设计支座顶面水平误差≤4‰,高于《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8‰的要求,安装固定无相应的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3.隔震支座预埋板上的锚固系统中连接螺栓套筒端部机械锚固钢板平面尺寸100mm*100mm,而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间净距仅为25mm,预埋板平面尺寸是钢筋间净距4倍。安装时,下预埋板上锚固钢板必须穿过受力钢筋锚入构件内部,安装位置严重不足,安装定位难度大。
四、现状分析
根据隔震支座技术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和已有的隔震支座安装技术,结合本工程的技术特点,QC小组对施工中每个工序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1。
楼间隔震支座安装质量影响因数统计表2
图1楼间隔震支座安装质量影响因数统计
影响隔震支座安装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支座下预埋板安装偏差值过大.
下预埋板安装上预埋板安装支座与连接支座型号错用及
允许偏值差过大允许偏差值过大钢板错位成品保护不当
五、确定目标
根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SECS126:2001),QC小组确定的安装质量目标高于规范和设计要求,见表3。
隔震支座安装质量目标表3
六、原因分析
1.原因分析
QC小组通过统计分析,问题主要存在于支座下预埋板安装固定工序上,利用因果图分析影响安装质量的末端因数,具体见图2。
图2下预埋板安装偏差过大因果图
2.要因确认
从因果分析图中查出影响楼间隔震支座安装质量的17个末端因数,小组成员对末端因数逐一进行调查,分析、论证、确认,具体见表4。
要因分析确认表表-4
要因分析确认表续表-4
要因分析确认表续表-4
分析结论:
从要因分析确认表中查出,主要有4个末端因数影响安装质量即:
1)新技术、新工艺;
2)墩座内主筋间净距小;
3)占用安装面积大;
4)预埋板无配套安装设备。
七、制定对策
根据要因分析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及对策措施,见表5。
对策表表-5
对策表续表-5
八、实施
实施一:新技术、新工艺
QC小组主要成员,编写适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前,把方案中的难点和复杂的施工工艺做肢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教育,提高安装能力,预防发生质量事故。
效果检查:
1.该QC小组编写的楼间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方案,工艺成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编写了《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该工法已获得2011年度青海省省级工法
2.主要技术经整申报发明专利《一种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已授权,专利号ZL20111O126866.2。
3.工作效率提高56%,质量合格率100%。
岗前培训
实施二:墩座内钢筋间净距小
积极与设计院连系调整构件内钢筋,采取并筋、调整钢筋摆放位置、增大钢筋直径减少钢筋使用根数等技术增大主筋间净距。
效果检查:
墩座内钢筋调整后,钢筋间净距均大于预埋板上连接螺栓套筒直径1.2倍,完全满足预埋板上锚固系统安装要求。
并筋后的结构钢筋
实施三:占用安装面积大
常规预埋板上连接套筒的端部焊接100×100mm的矩形机械锚固钢板,因锚固钢板面积大,即使调整构件内配筋也满足不了安装要求。如增加梁宽度混凝土构件需重新设计,工作量大,既增加工程造价又影响房屋使用功能。在不降低质量前提下,制作预埋板时通知生产厂家把矩形锚固钢板改成圆形,焊接固定改为丝接固定。当预埋钢板安装定位合格后,通过墩座内钢筋空隙,安装高强连接螺栓固定锚固钢板,具体见隔震支座预埋板锚固件系统结构示意图3。